357、邀仙楼内,世上在无谢观! (第2/2页)
周允儿眼中好奇,“张大哥,可否与我们说说观公子的过往?”
“这有何不可?”
张源来轻叹一声,“观公子也是个苦命人,八岁便丧了母亲”
李香君也不由得凝神细听。
待张源来讲来,周允儿已是双眼泛红。
张源来娓娓道来,“观少爷九岁那年哭瞎了双眼,却在棋局上赢了原少爷,这才得以请我和何兄去读书.”
“九大姓的人怎如此狠心?定远侯难道就不念父子之情吗?”周允儿愤愤不平。
冯雅雅轻叹一声:“侯门深似海,世子之争向来如此残酷。”
贾瑜心中不禁升起几分敬佩。
一个盲眼少年,竟能如此孜孜不倦地读书,真乃自强不息的君子。
张源来正欲说起谢府鸿景院的往事:“观公子还经常替谢鸿老爷抄写”
忽然,何孝轻轻扯了扯他的衣袖。
张源来疑惑转身,顿时脸色一变,连忙躬身行礼:
“罗静老先生!”
不知何时。
一位身材高大的老者已立于众人身后。
他鹤发童颜,面色红润,束发一丝不苟,眉目之中有着慈祥温良的神色。
贾瑜等人也不敢怠慢,纷纷见礼:“见过罗院长。”
几人称呼各异,其中自有缘由。
何孝与张源来虽中了秀才,却未曾入任何书院苦读,故而尊称老人为“先生“——因罗静乃是书院教习。
而贾瑜三人称其为“院长”,则因罗静更是崇山书院的山长,名满天下的大儒。
若非告老还乡,如今该是大齐的户部尚书。
还是三先生的弟子。
这一重重显赫身份,令众人愈发局促。
周允儿等人得知老人身份,也慌忙见礼。
罗静却笑道:“莫要理会我这个老头子,方才不是正说到谢观与鸿先生的事?”
张源来一时语塞,不知如何接话。
老人自知身份特殊,也不为难,转而问道:“听闻你要回陇西老家?怎么,这汴京城看够了?”
张源来闻言一惊,这位大人物怎会知晓自己的打算?
他不敢隐瞒,恭敬答道:“学生确有这个想法.离家已经二十多年,是想看看家乡的砖瓦。”
“是真心想法,还是不得已的想法,”罗静意味深长地笑了笑。
张源来只得点头称是。
罗静捋须笑道:“三先生说你读书勤勉,待人心诚,更有识人之明若不觉委屈,明日可愿来书院求学?”
“这”
张源来眼中满是不可置信。
三先生竟知晓自己的名字,还亲自举荐他入书院?
他下意识看向冯雅雅,怀疑自己是否听错。
冯雅雅握着他的手,眼中尽是欣喜:“张郎,还不快回罗老先生的话?”
张源来连忙躬身:“学生愿意!”
高大的老人含笑点头:“明日早些来,一日之计在于晨。”
贾瑜三人面露艳羡之色。
能入书院求学,日后前程自当平步青云。
何孝更是震惊不已。
罗静正欲离去,忽又想起一事,转向周允儿道:“姑娘,可否让老朽一观你那幅《云雾探龙首图》?”
周允儿连忙展开画卷。
罗静凝神细看,眼中流露出赞赏之色:
“雷惊天地龙蛇蛰,雨足郊原草木柔这龙虽未点睛,却已有腾飞之势,深得画中三昧。”
“这幅画,足以传家,不到万不得已,切莫卖了。”
周允儿恭敬地收起画卷,重重点头。
直到老人离去,张源来仍是一副恍惚神色。
冯雅雅轻声提醒:“张郎,你把我手捏痛了。”
张源来这才回过神来,连忙松开冯雅雅柔若无骨的细手,眼中满是怜惜。
他百思不得其解:为何书院的三先生会知晓自己的名字,还让罗静这样的大儒亲自前来?
李香君若有所思,却也为冯雅雅高兴——如今张源来有了书院学子的身份,便不必远赴陇西,足以在汴京立足。
冯雅雅旁观者清,轻声提醒:“张郎,方才罗静老先生来时,可曾提及何人?”
张源来猛然醒悟:“观少爷!”
何孝跌坐在椅子上,望着张源来身边的佳人,想到张源来即将成为书院学子。
业立家成!
一转眼间,已是云泥之别。
何孝心中苦涩难言。
~
~
俞客独坐邀仙楼静室,凝神沉思。
忽然!
室门被推开,一个瘸腿老人缓步而入。
俞客认出这正是群芳宴上自称苏相府中人的老者,此人曾从魔师与莲池大师手中全身而退。
瘸腿老人咧嘴一笑:“谢观,别来无恙。”
“苏相还有句话要老奴带到——若观公子今日所作诗词不能令他满意.”
话音戛然而止!
鎏金香炉中青烟袅袅,在谢观面上投下忽明忽暗的阴影。
瘸腿老者的语气陡然转冷,如寒冰刺骨,令人不寒而栗:
“今日,若不能让苏相满意,便不用想着踏出这间静室半步了。”
“从此,世间再无谢观此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