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54、风流才子占词场,好一个白衣卿相! (第2/2页)
但如今被邀上邀仙楼,他又该如何抉择呢?
心海之中的大鼎敲响,吐露出霞光万丈。
【面对此事,你决定……】
1.拒绝此事。(提示:可能遭遇危险,对未来不利。)
2.同意此事。(提示:可能对未来有利。)
3.拖延此事。(提示:可能遭遇不测,对未来不利。)
4.结束亲自参与。(1/3)
俞客看着上面的选项提示,没有犹豫,现在的最佳选择就是。
2.同意此事。(提示:可能对未来有利。)
~
~
在群芳宴的甲区内。
一位青衣下人在谢人凤耳边急匆匆地禀告,但话只说了一半。
“咔嗒“一声。
谢人凤掌中盘着的和田玉髓珠串遽然绷断,十八颗玉珠滚落满地,
谢人凤的面色大变,他霍然起身。
“什么?这谢观岂不是要置我谢家于死地,他竟敢与大隋三真一门交往!”
下人继续说完,谢人凤的脸色这才稍微放缓。
他心中想到,父亲如今就在邀仙楼之内,有了这个依仗,他倒是不用这般慌乱。
“书院的三先生愿意保他,多半也是看在父亲的面子上。”
“可是这谢观如此胡作非为,谢家也是容不得他了。”
下人继续说道:
“几位夫人已经得知此事,她们打算在群芳宴结束之后,就召开宗族大会,将谢观逐出谢家族谱。”
“大院那边也会给二院一个交代的。”
谢人凤闻言点了点头,心中稍感宽慰。
出了这么大的事,如果谢观刚刚被神隐和屠魔司的人带走,那今日之事恐怕就无法善了了。
谢家在汴京中树敌众多,其中不乏与谢家敌对的九大姓之人。
谢人凤倒是不在乎谢观的生死,他只是担心谢观会引火烧身,从而祸及整个谢家。
“真是一个祸儿!”
谢人凤低声骂道,眼中闪过一丝狠厉。
“群芳宴之后留不得此人,把他逐出谢家,我看看谁还能护他。”
李雨桐望着谢人凤骤然绷紧的侧脸,问道,“出了什么岔子?”
谢人凤将掌中残存的玉髓珠串收入袖中,转身时脸色已恢复正常。
“不过是谢观那厮,又给谢家惹了些麻烦。”
他抬眸望向邀仙楼方向,灯火通明和月色下,眼底折射出清冷的光,“有父亲坐镇,一切当无事。”
李雨桐轻轻颔首,“有谢鸿伯父在,谢府稳如泰山。”
~
~
群芳宴上,甲区。
在一桌桌席间,细碎私语搅动,那些缀满珠玉的贵人们提裾快步走过。
高台上仍有红袖翻飞,上面还有花魁登台献艺,台下竟空了小半席位,连主持的司仪都望着渐稀的人潮发怔。
张云芝、李书婉等人见此,脸上露出了思索的神色。
谢原早就竖起耳朵,耳听八方。
忽见一道熟悉的身影掠过,他手腕一翻便攥住那人的云纹广袖。
“袁兄,且慢。”
“你们这么急匆匆的是要去哪里啊?难道还有比台上的花魁更吸引人的地方吗?”
那人本欲发火,跺了跺脚下的棉靴,但一看是谢原,便强行压下了怒气。
“喔,原来是谢兄啊。我是听说,后面的丁区聚集了不少人,公孙娘子等一众花魁都去了那里。”
谢原闻言微微惊讶,公孙娘子已经登台表演,为何还会去群芳宴后面的丁区呢?
“何止!”
“那位苏仙子也在那里,她们都是为了见刚刚写诗的那位草堂诗会的谢观。”
“我得赶快去了,说不定还能一睹芳容呢。”
谢原愣在原地,那人走得太快,他还没来得及问清楚具体。
“真的是因为观弟……”
引得众多花魁纷纷前往。
张云芝听后,妙眸飘忽。
谢原见状,连忙提议道:“要不,我们去瞧瞧如何?”
李书婉看着张云芝的神情,无奈地叹了口气。
这谢观,真是把云芝妹妹的心都给偷走了。
自从谢观的名字传出,张云芝就一直魂不守舍。
谢琦月连忙拍手叫好,“咱们这就去会会那位苏仙子吧!汴京城里都传遍了,说她超凡脱俗,宛如仙子下凡,是京师道的第一美人呢!”
薛洪挠了挠头,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,憨厚地笑道:“在我眼里,琦月你才是最美的。”
“薛洪,你这呆子,又没见过苏仙子,空口说白话。”
谢琦月虽抛给他一个白眼,但脸上却难掩喜色。
世间女子,总是喜欢听些夸赞的话。
谢原一行人于是启程,缓缓向后园行去。
不一会儿,便见前方人头攒动,围坐一团,热闹非凡。
谢原领头,带着众人挤入人群。
张云芝好不容易挤了进去,抬眸望去。
只见!
一道道靓丽的身影,白沙蒙面的是气质出尘若仙的苏雅雅。
还有英姿飒爽的公孙娘子,云婉,胡芸娘,沉香,还有在人群之中的花魁女子皆是翘首以盼。
目光都不自主停留在最中心。
那素袍少年立于人群中央,乌黑长发以一支羊脂玉簪松松挽起,几缕碎发垂落额前,衬得眉目愈发清隽。
他眸色如点漆,在满园灯火中泛着泠泠波光。
眉宇间流露出一股风雅之气,显然是久读诗书,从而养成的风闲雅趣。
灯火阑珊下!
张云芝还未看清,便听得一声尖细苍老的嗓音。
“奉苏相与书院三先生钧令——请谢观公子移步邀仙楼,为今夜群芳宴题诗。”
人群中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。
只见那少年微微欠身,嗓音清越如碎玉。
“谢观遵命。“
他转身向四周拱手,一一告辞。
连贾瑜等人都没有落下。
贾瑜三人挺直腰板,脸上难掩与有荣焉的得意之色。
“金老先生,那谢观先行告辞了。”
少年向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行礼。
金子叹摆手,连忙道,“快去吧,观公子,莫让三先生久等。”
人群如潮水般分开一条小径,谢观跟着掌印太监离去。
金子叹望着他的背影,又环视四周翘首以盼的花魁丽人们,捋须而笑。
老人猛地一甩袖子,臂膀裸露而出,左手食指与中指并拢。
“呔!”
这一声宛如戏剧中的唱白,韵味十足。
这一幕。
李香君等人自然熟悉,这位汴京知名的风评家,金老先生风评他人之时,就会如此开场。
老人悠然自得道:
“且说这谢家九郎——”
金子叹故意拉长了语调。
“真是风流才子占词场,好一个白衣卿相。”
“我不求人富贵,人须求我文章。”
老人话语落下,掷地有声。
众人皆知,白衣在古代乃是无官无爵的平民之称,而卿相则是指代高官显贵。
张云芝听后,回头看向人群之中的少年离去的背影,虽是消瘦却也带着昂扬之意。
辉煌的灯火下。
张云芝一双美眸之中视线逐渐朦胧。
谢原在一旁喃喃自语道,“风流才子占词场,好一个白衣卿相。”
“倒也应景,观弟今日,一人词压群芳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