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52、大齐的国运,可得长生否?(第一更) (第2/2页)
“这谢观,倒是有几分才气……”
苏景低声自语,随即提笔写下一个诗题,吩咐下人传给谢观,命他即兴题诗。
三先生也微微侧目,多看了几眼谢观的名字,以及他所做的三首词。
恰在此时!
神隐司与屠魔司的两位都统匆匆登上四楼,恭敬行礼道:“苏相,三先生。”
苏景已恢复成那副老态龙钟的模样,微微抬眼:“何事?”
两位统领对视一眼,低声道:“苏相,有要事禀报。”
苏景淡淡道:“说吧,这里没有外人。”
两人略一迟疑,瞥了一眼三先生,随后恭敬道:
“启禀苏相,据暗探来报,谢家庶子谢观暗中结交三真教,并与三真天师来往甚密……”
苏景脸色不变。
“那就捉拿归案吧,彻查谢家。”
“是,苏相。”
三先生似有沉思后道。
“且慢!”
~
~
陈牧脸色不好。
随着苏诗诗的话语说出,今日他受袁夫人折辱谢观之事,怕是已经落空。
苏诗诗吩咐后面的侍女道,“燕儿,你去楼里面拿宝钞给观公子。”
在燕朝之时,陆沉就设置建造银庄,由国家统一铸造。
银票的前身是“飞钱”,商人将钱存入京城机构,以凭证在地方兑换,避免携带大量银两的风险。
三先生又在陆沉留下的《治北政要》上经过改良纸币。
在夫子的倡导下大齐开始广泛使用纸币,称为“宝钞”,成为主要货币形式。
苏诗诗以她的名声早就积攒起豪富的身家。
侍女已经转身去取。
二皇子陈丰看着苏诗诗,语气温和,关切问道。
“诗诗,你最近可还有心疾。”
“我让人送来了北方长生天的雪莲,让御医房配七宝,以文火熬制,已经送去了绮陌春坊,你记得按时吃。”
苏诗诗轻轻颔首,也没有拒绝,“多谢丰殿下。”
语气之中多了几分冷淡的疏离。
苏诗诗本就是敌国前朝公主,现在的花魁娘子。
与陈丰这位大齐皇子,犹如云泥之别,两国更是势如水火。
苏诗诗自是不愿与陈丰有过多纠葛。
陈丰对此却已习以为常,他与苏诗诗多年相处,皆是如此。
他见过太多女人,乃至后宫之中,太后已为他择定九大姓之贵女为正妃,然至今膝下犹虚。
皆因他心心念念这位苏仙子。
临熙在一旁打趣道:“二哥,你就别再白费心思了,苏仙子身后,可是有不少男子为她魂牵梦萦呢。”
陈丰淡然一笑,不为所动。
临熙见事已尘埃落定,便欲离去,目光流转间,多看了谢观一眼,笑道:
“谢观,你倒是与你那位大哥截然不同,眉眼间也无半点相似之处。”
俞客接收了“谢观”的记忆,自然明了临熙所言大哥乃何人。
此人正是谢府大院之嫡长子,谢观之兄——谢穆。
谢观遗传母亲的相貌,和大院之中的一众兄弟都是不太肖似。
临熙继续道:“谢穆喜好武艺,对诗词笔墨毫无兴趣,倒是与你们一辈中的薛洪颇为相似。”
“你那位大哥群芳宴过后便会回家,你可要注意些,他的眼中揉不得沙子。”
俞客闻言颔首。
想当年,“谢观之母”为谢观求取家族之名,于谢家祠堂之上,一番纠葛,弄得满城风雨。
彼时,谢穆紧随其父谢灵之后,年幼的谢观怯生生地唤了一声:
“大哥!”
谢穆却只是投以冷眼,冷冷回应:
“你不配唤我大哥,也不配姓谢。”
此事,至今仍如刀刻般烙印在“谢观”的心头,乃至如今都没有忘怀。
依时间推算,群芳宴后,谢灵理应班师回汴京。
俞客心中不禁泛起疑惑。
按鸿景院中谢老太君与九大姓几家早前的商议,谢灵本该早已返回汴京。
为何至今仍迟迟未归?
莫非是在静待群芳宴的变数?
贾瑜、何孝有二皇子和燕王在场,有些拘谨。
陈霆亦将目光投向谢观,心中暗自纳闷,为何那位几十年来自囚于书院的三先生,竟会力保谢观。
他审视着纸上笔迹,恍惚间觉得有二先生的笔墨有风骨,若非……
谢观的才华端是不错。
谢观的出身,着实令大院中的袁夫人心生不悦。
袁家与谢家,皆是燕王最为坚定的拥趸。
为区区一个谢观,而放弃两家,实非明智之举。
陈雍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惋惜,实则对这副“鲲鹏图”推崇备至,认为其颇具神异。
“时人不识凌云木,直待凌云始道高。”
“鹏翼垂空,笑人世,苍然无物。”
此二句诗词,他尤为钟爱。
陈雍转而望向陈丰与陈霆二人,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沉思。
今日两位皇兄对谢观的排挤,几乎是将他在大齐官场的仕途彻底封死。
对于谢观,他心中满是欣赏,但又不愿因此得罪两位皇兄。
他胸怀壮志,却懂得韬光养晦,不愿此刻锋芒毕露。
李香君亦微微垂首,深知此类大人物之事,他们不宜随意开口,更无心吸引众人注意。
二皇子与燕王皆是阅历丰富之人,自不会为西厢楼的女子所动。
她不愿画蛇添足,多此一举。
未几!
苏诗诗的侍女已归来,手中紧握桃木礼盒。
苏试试接过后递给谢观,打开里面都是银票。
足足一叠,四百万两。
“观公子,请您清点一下。”
侍女将银票推到谢观面前。
俞客见状微微惊讶,事情已经过去了,苏诗诗本不必急于一时将钱款付清。
如今群芳宴即将开始,购买花簪等物还需大量金银。
她此刻便主动前来结清款项,足见其真心结交之意。
“不用点了。”
“多谢苏仙子了。”
俞客没有犹豫,直接接过银票,推到了陈雍面前。
“雍殿下,此事多谢。”
陈雍倒是一愣,就算是他身价巨富,四百万两也不是小数字。
俞客甚至看都没有看,就将其推到他的面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