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4章 东方玄幻(二合一) (第1/2页)
“除了《大宋提刑官》电视剧引进的事以外,还有一件事要和你们商量。”
方言左看看,右看看,“《我爱我家》筹备的怎么样了?”
苏雅说,王硕和梁佐已经把剧本写到了第20集,本意是想写完35集以后再开始拍摄,但考虑到电视艺术中心目前无戏可拍,摄制棚里一直空着也不是什么事,于是准备现在就开拍。
“没错,接下来边拍边写。”
郑小龙道:“如果口碑和收视率一般的话,就当做是《大宋提刑官》第二部的过渡品,拍成20到25集的中长篇电视剧,如果收视率不错的话,就把这35集的剧本统统拍完,方老师意下如何?”
“你们能这么想,非常地不错!”
方言说出情景喜剧的制作大多会采用边拍边写的模式。
“但眼下关于情景喜剧,我们还有另外一个问题。”
苏雅询问道:“真的要把观众请到摄影棚里,现场观看《我爱我家》的表演吗?”
“当然,情景喜剧的每一集其实都是一台小话剧,如同话剧一样,语言是情景喜剧的主体,是吸引观众和制造笑料的重要手段,而观众在现场所爆发出的笑声,同样也是情景喜剧里的一部分。”
方言认真地解释情景喜剧的特点。
早期的室内情景喜剧,都是会邀请普通群众来当观众,现场录下他们发出的笑声。
而绝非像后世一样,在“观众应该笑”的片段插入事先录音的罐头笑声,来炒热气氛。
“可是这么做的话,不管是对拍摄,还是对表演,都有巨大的风险和挑战。”
郑小龙、赵保刚等人心有顾虑道。
“我不是说了吗,对待情景喜剧,不能跟以往的电视剧形式相提并论,要像对待话剧、小品、相声一样,现场带观众,固然是对导演、演员都是极大的考验,但也并不是没有一点儿好处的。”
方言一本正经地解释。
情景喜剧带观众,就意味着一旦开拍,中间要尽可能地不停顿,一口气拍下去。
只有连续演出,从垫话到展开再到抖包袱一气呵成,才能让观众发自内心地笑出来,从观众的笑声里,才能很快判断出这一集到底好玩儿不好玩儿、观众爱不爱看,由此及时做出调整。
“方老师此话并非没有道理。”
鲁晓威点头附和道:“观众和创作者的关系是水涨船高式的,就像相声、话剧、小品一样,如果观众现场的笑声越大,演员发挥得越好,表演也就更卖力,拍摄出来的效果也更好。”
众人交头接耳、议论纷纷,最终达成共识,纷纷支持方言的提议。
“那么我们该上哪里找那么多观众呢?”
苏雅为难道:“把我们自己的家属都算上,也未必能凑够一百来号人吧?”
冯小钢建议:“要不找一些胡同里的老住户吧,他们既幽默,又有空,是最合适的人选?”
“老住户可以找一些,但最好还是多找一些大学生。”
方言说,《我爱我家》的许多包袱,没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是很难懂的,大学生无疑是最佳选择。
“大学生!?”
一个个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。
方言说,每场拍摄需要观众150人左右,到时候,可以让剧组专门安排一个制片去中戏、北电、传媒等大学找学生会联系观众,美其名曰:熟悉情景喜剧这一种新颖的电视节目形式。
等实拍的那一天,派一辆中巴车等在校园门口接学生。
有时碰上学校考试,凑不够人数,也可以到当时的拍摄地,工运学院和广播学院的食堂、操场里现抓观众,当然,这只不过是权宜之计,用来应付前期观众不足的问题。
等《我爱我家》电视剧播出出名以后,制片们就不再需要为观众犯愁了。
每次开拍前,摄影棚外面的自会有观众排成了长队,甚至有可能托关系走后门求着当观众。
众人商议了一番以后,并没有多余的异议,紧接着便轮到主创团队的筛选和确定。
方言翻看《我爱我家》的演员名单,人选和前世没有多大的区别,也就是贾圆圆的小演员变了。
“这次的导演,就由保刚来担任,苏雅来当副导演,以及驻组编剧,负责随时修改调整剧本。”
郑小龙环顾四周,逐一地点到写在名单上的人名。
冯小钢抓耳挠腮,急不可耐,一双眼睛不停地在郑小龙、苏雅等人的身上转动。
等名单宣读完毕,鲁晓威投去问询的目光,“大家对于这份名单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?”
“咳咳。”
赵保刚轻咳了声,“我觉得冯小钢同志这些年参与了不少的电视剧制作,像《便衣警察》、《大宋提刑官》,在美术设计这个岗位上继续干,有些屈才了,不如在《我爱我家》当摄影师怎么样?”
方言挑了挑眉,就听苏雅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说道:
“写《我爱我家》剧本的那个王硕,最近这段时间说了冯小钢不少的好话。”
“方老师,苏雅,你们以为保刚的这个提议如何?”
郑小龙语气认真道。
冯小钢心里格登了下,眼巴巴地望向方言,满眼里都是恳求和期待。
“美术设计确实可以向摄影师的方向发展,既然你们都认可他的能力,就说明他的能力不错。”
方言看到他可怜巴巴、如履薄冰的样子,不免动了恻隐之心。
苏雅、郑小龙等人见方老师如此态度,也纷纷支持冯小钢担当《我爱我家》的摄影师。
“谢谢大家!谢谢方老师!”
冯小钢激动的差点跳起来,说话的时候嗓子还微微发颤。
从美术设计跨越到摄影师,就相当于从摄影师跨越到导演一样,几乎都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。
一想到这里,心里就美滋滋的,果然当不了方老师的狗腿子,但是当方老师的狗腿子,王硕的狗腿子,一样能得到天大的好处,只要在摄影师的岗位上再勤勤恳恳地多干几年,何愁不能像赵保刚一样,从摄影师跨越到导演!真正地实现一次人生的大翻身!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