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九十三章 躲清净 (第2/2页)
朱允熥回到了武英殿,笑着对张福生说道,“有文武大臣求见,如果是国事就准。如果是太上皇回乡之事,就不召。”
张福生自然记在心里,大臣求见也不是每个都会被召见,张福生这样的宦官等也会提前问一下大臣求见的缘由。
这不违反老朱定下的铁律,宦官不得干政等是事实。可是宦官去问官员求见的原因,那也是他们的本职工作,无非就是官员不需要奏报的那么具体。
至于一些官员如果想要耍小聪明,这也不是不可以,只不过要想一想后果罢了。
真的要是顾左右而言其他,上纲上线就是诓骗皇帝了,这可不是一般人敢承担的罪名,这些政治默契很多人也都是记在心里的。
靠着张福生这些人,朱允熥确实可以得到些许清净,有些大臣确实没办法因为这件事情烦他,只是这些还不够。
朱允熥随即看向道衍和夏原吉,“如果事关太上皇回乡的奏章,你们先看一下。要是没有大事,你们就留中。”
官员们见不到朱允熥当面奏报,自然也可以上奏章,只是奏章会不会送到朱允熥的手里、他会不会看到,这里面肯定也是有学问了。
道衍和夏原吉等人也会草拟奏章,或者是将递到皇帝御案的奏章进行排序,紧张的放在最上面、最显眼的位置等。
而一些不是很重要、不是很紧急的,可以堆在奏章的最底部。甚至有些奏章实在没什么可在意的,朱允熥都不会看,让道衍等人直接批了。
皇帝一方面需要避免被大臣蒙蔽,避免一些正经的奏章看不到。可是另一方面也要在意一些大臣的奏事,必须要言之有物、要有正经事。
毕竟即使是老朱当年责罚了茹太素,依然改不了一些大臣喜欢在奏事时卖弄文采。
或者是有些官员为了拍马屁,不断的上奏折问安等,对于这类大臣的奏章看了自然是浪费时间。可是因此责罚,也不是特别合适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,挡箭牌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。
不管是张福生也好,还是道衍等人也罢,确实可以帮助朱允熥节约时间,让他宝贵的时间放在处理真正的国事上。
道衍这时候也小心提醒说道,“陛下,臣以为百官若是见不到陛下,说不定会让家眷去求见皇后殿下。”
朱允熥一下子明白了,笑着说道,“大和尚提醒的对,皇后虽然知道这些事情。不过还是让人去说一声,她也有不少事情要做,没必要浪费时间。”
徐妙锦这个皇后可是正经皇后,宫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不少呢,就没必要在这件事情上跟着一起浪费时间了,还是做好她该做的事情更重要。
这样也就是道衍了,昨天的时候还在劝谏朱允熥,认为老朱带着朱文垚回凤阳是不太合适的。
可是在朱允熥主意已定的情况下,道衍就开始帮忙出谋划策了,要让皇帝不再为这些事情多分心,要帮皇帝彻彻底底的办好这些事情。
这样的立场、这样的办事风格,还是让人非常满意的,这也就是一个能臣的体现,是真正的做到了能够为君分忧。
张福生这边自然是得到了皇帝的旨意,肯定也是立刻安排人去奏禀皇后了,有些事情也确实需要让皇后殿下及时知道。
“能躲一个暂时的清净,只是想要彻底清净是难喽。”朱允熥有些自嘲的说道,“这些事情抓紧去办,定下来了才能落的真正清净。”
道衍就立刻说道,“陛下,臣等定当和魏国公等及时商讨,绝不会耽误太上皇陛下回乡祭祀之事。”
事情也就是这么回事,在老朱没有真正动身回乡的时候,肯定会有一些文武百官想方设法的来劝谏等等,因为一些人觉得事在人为,他们还可以改变局面。
也就是等到老朱真正的动身了、祭祀后回到了应天府,那些议论的声音可以暂时的消散,说不定也就是有些人稍微劝谏一下不能再有这类事情。
果然不出所料,求见的官员确实不少,这些人基本上也都是想要奏报老朱回乡的事情,想要让老朱和朱允熥改变主意。
这些人一概不见,而那些被召见的大臣在奏报完正经事就直接赶走,想要继续奏报其他的事情,那就是显然不会有这样的待遇了。
忙忙碌碌一天的朱允熥回到西宫就抱怨,“祖父,这两天肯定也有人来烦你了。”
老朱就笑着说道,“用不着过两天,现在就有人来求见了。你这个皇帝当得不怎么样,哪能让大臣有事没事找退位的皇帝?”
朱允熥忍不住吐槽说道,“回头我记下来这些人的名字,什么时候找个理由给他们穿小鞋了。”
这些玩笑就没必要当真了,因为老朱知道朱允熥肯定不会计较这些事情。
因为如果真的计较,那就不会存在这些大臣求见的意愿传达到老朱的耳朵里。
虽然老朱退位了,可是朱允熥也从未表达过任何想要让老朱和朝臣隔绝的意思,他甚至是比较热衷于看到大臣见到老朱。
身正不怕影子斜,再加上有着老朱的偏宠,所以朱允熥做事就看起来格外的大气,根本就不需要担心权力的事情。
皇位都传了,自然也有就没必要担心大权旁落的事情。当皇太孙的时候就可以主持朝政,没理由是当了皇帝之后权力反倒是没了权力。
老朱笑着问道,“现在都是在劝咱不回去,没说不准带文垚回去?”
朱允熥得意的说道,“我就没说文垚跟着回去,要不然现在哪能是现在这样?真的要是说了文垚也回去,午门就跪了一堆人求见了。”
听到朱允熥这么说,老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,因为事实也就是这么一回事。
老朱回去就压力很大,要是再说带着朱文垚,必然是更大的阻力。甚至可以说真正的阻力,其实就是来自于朱文垚回不回老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