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九十章 当家做主 (第2/2页)
但是多收一些,那就多一些底气,以后想要做大事就有钱。
更何况对于商税等,朱允熥也是早就做了一些调整,他也确实不希望更多的财富被一些商贾、士绅拿走,他希望朝廷的赋税足一些,可以做些大事。
赋税也好、宝钞也罢,现在都是在有序的推行,而疏浚运河或者出海的预算、投资等,早就准备好了。
这自然也就意味着朱允熥用不着操心太多,现在大明的财政健康,看似一切都是在朝着正常的轨迹在发展着。
心满意足的朱允熥忙完一天的事情回到了西宫,“祖父,这是在做什么呢?”
拿着小锄头的老朱乐呵呵的说道,“闲着也没事,栽点果树。等着文垚长大了,正好也结果了。”
朱允熥忍不住吐槽说道,“那您就应该早点栽,现在文垚都能吃点水果了,等到树结果的时候,他说不定就不爱吃果子了。”
朱元璋不无惋惜的说道,“现在想想咱也是有些后悔了,早些年忙着大事,也没能种点果树。要不然等咱不在了,你们还能有个念想。”
前人栽树后人乘凉,老一辈的种些果树等,说不定小辈长大了还能摘点果子吃,说不定偶尔还能想到这是祖辈所栽。
“现在种也来得及,桃三杏四梨五年,无空莫种白果园。”朱允熥就笑着说道,“等到文垚爱吃果子的时候,正好赶得上。”
这也是好话坏话全都是让朱允熥给说了,刚还觉得老朱种果树晚了。可是这才眨眼的时间,他似乎就是觉得时机最为合适,转换的如此丝滑,好像一点都不违和。
看起来也不只是朱允熥如此想的,老朱也是这么认为,“文垚到底是我带大的,到时候有个念想。你就委屈点,也这么大岁数了,用不着这些。”
“您老人家身体这么好,怎么着也要再帮我带文垚十年。”朱允熥就笑着说道,“七十我嫌短,八十差不多才刚刚好。”
老朱在历史上就是这一年没的,所以朱允熥有些时候心里也会有些担心和紧张。
不过想想看自己改变了很多的事情,起码现在的老朱有个亲孙子在身边,还有一个重孙作为依靠,不至于像历史上晚年间连遭丧子之痛。
毕竟现在朱樉在活蹦乱跳,这要准备回老家种田了。而朱棡也在,还要继续承担在西北建造边塞、划分牧场的责任。
历史上的老朱在同时期精神状态如何不知道,反正现在的老朱精神状态不错。有着个朱文垚每天闹,老朱也没时间去想自己的妻子、长子。
老朱就笑着说道,“成,咱能活到八十就八十。活不到的话,那你也别怨我。多活几年,帮你带好文垚,你也落的轻松些。”
这些也是老朱的心里话,他知道政事多么繁忙。现在又这么大的岁数了,帮着照料孩子,他也认为就是自己能够做的最大的事情了。
聊了半天,朱允熥才觉得不对劲,“文垚呢?按说这么点肯定没睡,我说怎么这么安静呢?”
“他娘带走了,跟着宝庆去玩闹了。”老朱笑了起来,宠溺的说道,“要不是妙锦能帮忙带一会儿,咱也撑不住。到底是岁数大了,文垚又淘。”
小孩子精力旺盛,玩累了就呼呼大睡。醒来之后呢,依然是元气满满的,又是四处撒欢的时候,根本就不会觉得累。
但是对于老朱这个岁数的来说就不一样了,累了之后睡一觉不会觉得疲惫完全消除,可是朱文垚这样的孩子可不知道心疼老人。
朱允熥就笑着说道,“也就是能带一会儿,吃了晚饭、到了歇息的时候,他还是要找您。我看就算是妙锦,最多能带出去文垚半个多时辰。”
听到朱允熥这么说,老朱也是得意起来了,因为事实也就是如此。
朱文垚基本上就是老朱一直在带,孩子自然也就只认他的‘祖祖’,徐妙锦带出去片刻不要紧,时间长了孩子就要找人了。
老朱在继续种树,朱允熥大少爷一般的直接坐在躺椅上。不帮老朱打下手也就罢了,时常还说几句,看似是在影响老朱的工作。
这要是放在一些大儒的眼里,肯定是直接抨击了,哪有这么当孙子的,哪有这么不讲孝道的,这还是当今皇帝呢,成何体统!
老朱对此自然也没意见,他早就习惯了朱允熥这个模样。
看似有些时候没有那么‘孝顺’,可是处处也是真亲近,这才是他想要的孙子,而不是朱允炆那样看着处处守礼,只是让人觉得难以亲近的样子。
小脸红扑扑的朱文垚人未到声先至,扑到了老朱的怀里讨水喝,这是在外头真的玩累了。
“小姑姑。”朱允熥笑着起身,逗着宝庆公主,“这是带着您侄孙去抓虫子了?”
宝庆公主也不怯场,声音清脆的说道,“皇帝侄儿,我怕虫子才不敢去抓。”
老朱抱着朱文垚就走,‘皇帝侄儿’,他听着就觉得别扭。可是没办法,朱允熥就喜欢逗宝庆这个小丫头。
当然也是因为宝庆公主岁数小,又是朱文垚的玩伴,老朱也懒得计较。
朱允熥乐呵呵的说道,“刚刚有人送了些东珠,我让人给小姑姑送去当以后的嫁妆。”
东珠可不是到了清朝才有,汉朝时就开始以珍珠的产地区分采珠区。而辽代的时候,女真人就要为辽天祚帝奉送东珠、海东青、紫貂皮等物品,这都是历史了。
现在辽东在大明的手里,女真三部虽然不全都是归于大明统治,时常不服。不过这里头也有不少人算识时务,进贡的一些东西也不错。
宝庆公主就开心说道,“那最好了,父皇也说过,我以后的婚事得皇帝侄儿做主。”
这话没毛病,宝庆公主才四岁呢,所以她的婚事老朱大概率是顾不上了,也只能是朱允熥这个皇帝侄儿来做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