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07章 儒皮法骨 (第2/2页)
用不了多久。
这一万五千人,在那片土地上,会生下多少人?
这些人。
才会是未来大庆统治南洋诸国的基础!
而并非,是大庆的皇子,迎娶了南洋的一个王,前去那里生活那么简单。
这背后。
必然会被大庆文臣们包装一下,诉说成一件无比美好的事儿!
虽然内核比较明显,就是将南洋诸地收下。
但表面上,自然要做的无比的漂亮,当做庆皇六十大寿的大喜事儿来办。
这些使臣,给庆皇最后的寿礼。
就是他们的国度!
再无其他。
当然,如何将这么一件事儿,说得更好,这怕是个难干的活。
但若这都干不了,大庆花了那么多民脂民膏,养那么多的文臣做啥?
秦风瞧着桌子。
“儿臣曾听说,昔日周天子册封诸侯时,给诸侯们配备了足够多的兵马。”
“那些封地上的子民,根本不认同周天子的册封,是这些诸侯带着兵马,打服了地方上的一切不服,彻底占领控制了那些地方。”
“若打不过地方上的,便可去周天子处请求支援,如此才有了周朝六百年的江山。”
秦风说到这,便见庆皇的脸色无比郑重。
“老六休要听他人胡说!”
“周时素来是以礼治国,以礼服天下人。”
“周礼要的,是经国家,定社稷,序民人,利后嗣。”
庆皇说的相当庄重。
“周礼的一些礼仪,至今仍旧在传承延用,朕这大庆也是礼仪之邦,绝不可能出现那种兵马攻伐强行占据之事。”
“那些兵马,只不过是为了护卫诸侯们安全罢了,以免那群不听话的民人生事。”
秦风听此,重重点头。
昔年周天子分封天下,每一名诸侯带走的也就五十人,百人左右。
便可治理一地。
如今。
大庆要给未来皇子们配备的。
可都是三个卫。
一两万人的规模!
治理一国,应当毫无悬念。
假以时日,经历个几代人,南洋诸国,便彻底在朝廷的统治之下。
毫无疑问。
这是一件功在当下,利在千秋的好事儿。
“父皇说的是,儿臣记住了。”
秦风对周礼,有了新的认知。
虽说……
这两千多年来,后人的周礼魔改了无数次。
就连孔圣人,也期望用周礼来治天下。
如今虽说以儒家治理天下,延用了许多周礼的思想。
可当下的大庆,终究是儒皮法骨。
早就不是孔圣人单纯希望的,以周礼就能治天下的样子。
周礼将所有民人,都变成了谦谦君子,如若绵羊,便于统治。
可这么一来,也很容易走向极端,最终人民人变成了两脚羊。
儒学在南朝时,早就被推翻了,又在儒学的基础上,重新构建了一次。
与当年孔圣人所宣传的儒学。
怕是早已大相径庭。
也更有利于统治者,去更好的治理这天下江山。
“嗯,你们哥三个也要记着,千万不要做出恃强凌弱的事儿。”
“就算一定要做,也一定要先找几个儒生去问一问,该举着什么名义去做。”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