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兵发大荣 (第1/2页)
严路在政务司一待就是整整一日,一日后,殿内的嘈杂方才停止。
严路随着其他高层陆续的离开了大殿,拜别了苏祁安,便自行离去。
殿内只留下苏祁安、楚雄、罗清远、林苑之、文宣等政务司的大佬。
随着众人离去,苏祁安偏过头,轻声道,“不知几位老师,觉得此人如何?”
“还算不错,和陈文亮难分伯仲,要是此人真心归降,倒是一个不错的好苗子。”
“还是小安的眼光不错,此人还是有才的,要是能得信任,与陈文亮倒是可以做个对手,我想日后的政务司,会热闹很多。”
几人的评价,对严路显然是很高的,当然严路想要成为政务司的高层,还得经过一番磨炼。
这种磨炼,几人并不担心,苏祁安磨炼人才,还是有他的一番本事,像之前的陈文亮,就是磨炼不错,如今在政务司也能挑起大梁。
而一个大梁还不够,还得有更多的大梁,只有这样,才能在关键时刻顶起来。
像他们就不说了,自然是政务司的绝对高层,但终究年岁摆在那里,如果不是苏祁安多次请求他们出山。
恐怕他们当中,有一半的人,早就致仕告老还乡,颐养天年了,哪里还至于一大把年纪,还操持着新凉的政务。
不仅仅是政务司,像其他的二司一院,年岁大的,不在少数,为了新凉日后的未来,当务之急就是要提拔一些年轻的大才。
让他们能够接替自己的班,而苏祁安在京都,做的就是寻找天下大才,通过磨炼,慢慢完成接班。
对严路,苏祁安是很看重,如果不看重,也不会把他恩养起来。
苏祁安秉承的从来都是用人不疑,疑人不用,一旦用了此人,就会给他放权,对他全力信任。
当然要是碰到反水、被刺的,这样的事也不是不可能,但苏祁安丝毫不慌。
如今他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暗网机构,除了谍政司还有京都的暗网。
这两大机构,就是他的眼睛,一个对外,一个对内,只要有官员做出反水背叛之事,最先知道的,必定是苏祁安。
在这套完整的暗中监视下,甭管任何人,都别想对苏祁安造成多大的伤害,能够以最快的速度,改变布局。
这么几年下来,说实话,苏祁安就很少有看错的人。
像严路,在通过今日政务司诸多大才的见证下,此人基本上不可能有反水的意思。
别的不说,即便他想反水,真的通过了索尔木的帮助,回到了青幽二州,也不可能得到松滋青荣的信任。
原因很简单,一个本就当做废弃的棋子,随着赵凉覆灭,本该一同赴死,没想到非但没死,最后还被新凉恩望起来。
自己又通过新凉的渠道,返回青幽二州,这样的人,就算说的天花乱坠,也不可能得到荣人的信任。
这点严路比他们还清楚,所以,但凡只要不是蠢人,就应该知道,如何抉择。
而且严路能够在这般关键时刻,竟敢想以身为诱饵,重返青幽二州,为了减少新凉军队伤亡,说服松滋青荣。
就这份魄力,就足以让苏祁安觉得他没有看错人,他明白严路为何要做这般冒险的事。
就是为了能够在收复青幽二州的战事中,取得头功,只有这样,严路才能真正立足新凉。
严路的想法和为人,连他本人都很清楚,更别说苏祁安了。
所以,经过一日的商讨,最终他们同意了严路的冒险,当然,严路此去,肯定也要保护他的安全。
苏祁安已经给京都暗网,以及一直潜伏的索尔木发了消息,让他们暗中配合,保护严路的安全。
接下来他们要做的,就是直接对荣国宣战,打出的旗号自然是收复青幽二州,给二州施加压力。
在这种压力下,荣国的注意力,自然会全部落在新凉身上,而谁又会在意一个不知名的小小严路。
反正,兵发荣国基本上已经定好了,就看严路能够在这一战中,贡献多大的力量了。
随着政务司的议论结束,不出三日的时间,新凉好似准备好了一样,没有像之前那般,被动防守,而是打出收复青幽二州的旗号。
将境内六十多万的军队,全部开赴新凉北部,随着三大军团的就位,一下子,战争的阴云随时都要打响。
在这种即将爆发大战之下,谁也不知道,京都城内,严路已经在暗网的保护下,悄摸的去了燕州前线...
新凉六十万军队的开拔,一口气组成了北部的防线,而且在打出旗号以后,并未被动防守,而是选择越境出兵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