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章 古刹梵音藏玄机 (第1/2页)
徐景文与周怀玉自神秘老者处获知了金陵城外古寺或藏有关键线索,当下不敢有丝毫耽搁,次日清晨便匆匆收拾行囊,踏上了前往古寺的路途。
金陵城的春日,本应是风和日丽,繁花似锦,可二人心中却满是阴霾,无暇欣赏沿途美景。官道上车马行人来来往往,可他们却觉得那些欢声笑语都仿佛来自遥远的彼岸,与自己所处的这个充满阴谋与危险的世界格格不入。
行至晌午,二人在路边的茶摊稍作歇息。周怀玉望着远方连绵的山峦,忧心忡忡地说道:“景文,这古寺之中真能有解开我们谜团的线索?那神秘老者又为何对这一切如此了解?”徐景文轻轻抿了一口茶水,沉声道:“如今我们也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。那老者既然两次出手相助,想必不会害我们。况且,这一路走来,诸多线索都指向这神秘之处,我们只能去探寻一番。”
稍事休息后,二人继续赶路。临近傍晚,一座古刹出现在他们眼前。只见这古刹红墙青瓦,飞檐斗拱,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,显得庄严肃穆又透着一丝神秘。寺门紧闭,门前古木参天,落叶堆积,四周静谧得只能听见鸟儿归巢的鸣叫声。
徐景文上前轻轻叩响寺门,不多时,门“吱呀”一声缓缓打开,一位小沙弥探出头来,见到二人,微微合十问道:“二位施主,天色已晚,不知来此有何贵干?”徐景文赶忙拱手道:“小师父,我二人听闻此寺颇为灵验,特来求佛许愿,还望小师父行个方便,让我二人入寺借宿一晚。”小沙弥上下打量了二人一番,见他们神情诚恳,便点了点头道:“既如此,二位施主请随我来。”
二人跟着小沙弥穿过幽深的回廊,只见寺内殿宇错落,佛像庄严。一路上,僧人们有的在诵经,有的在打扫庭院,神态安详,与世无争,可徐景文和周怀玉却总觉得这平静之下似乎隐藏着什么。
来到一间禅房,小沙弥道:“二位施主今夜便在此休息,明日一早还请随我去见主持。”说罢,便转身离去。周怀玉看着简陋的禅房,低声道:“景文,这寺里的人看着都不简单,我们行事可要小心。”徐景文点了点头,目光落在墙上一幅古朴的字画之上,那画中绘着山水之间的一座寺庙,与眼前的古刹竟有几分相似,只是画中寺庙似乎多了几分神秘的气息。
一夜无话,次日清晨,二人被一阵悠扬的钟声唤醒。他们赶忙整理衣装,随着小沙弥来到了大雄宝殿。宝殿之中,香烟袅袅,一位白发苍苍的高僧端坐在蒲团之上,正是这古刹的主持。
主持见二人到来,微微睁开双眼,目光如炬,仿佛能看穿人心。他双手合十道:“二位施主,老衲已等候多时。”徐景文和周怀玉对视一眼,心中诧异,赶忙上前行礼道:“大师,不知您为何说已等候多时?”主持微微一笑,道:“这世间诸事皆有定数,你们的到来,老衲早有预感。”
周怀玉忍不住问道:“大师,我二人此次前来,实是为探寻一些秘密,听闻这寺中或藏有关键线索,还望大师能指点一二。”主持缓缓起身,踱步至佛像前,凝视着佛像,良久才道:“这金陵之地,龙盘虎踞,自古以来便是帝王之州。前朝更迭,诸多秘密皆被岁月掩埋,但有些东西,是无法被彻底尘封的。”
说罢,主持从身后的书架上取出一本破旧古籍,递给二人道:“此乃本寺所藏古籍,记载着金陵龙脉与前朝宝藏的传说,或许对你们有所帮助。”徐景文接过古籍,只见那封面已破旧不堪,上面的字迹模糊不清,隐隐能看出“金陵秘史”四字。
二人迫不及待地翻开古籍,只见书中记载着:“金陵龙脉,起于钟山,蜿蜒如龙。前朝宝藏,藏于龙脉之中,得之可得天下。然龙脉与皇家气运息息相关,触之必引大祸。”周怀玉皱眉道:“这说得也太过玄乎了,龙脉与宝藏,真有如此关联?”徐景文却陷入沉思,喃喃道:“或许这其中的关键,就在于如何找到龙脉与宝藏的所在,而这与我们所追寻的宫廷秘密,恐怕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”
主持看着二人,缓缓道:“古籍之中虽有记载,但也只是只言片语。不过,这寺中确有一处隐秘之地,或许藏着更多线索。”说罢,主持带着二人穿过重重殿宇,来到一处偏僻的庭院。庭院中荒草丛生,一座废弃的佛塔矗立在中央,显得破败不堪。
主持指着佛塔道:“多年前,本寺曾有一位高僧在此闭关修行,他在圆寂之前,留下遗言,称佛塔之下藏有秘密。但多年来,寺中僧人虽有探寻,却始终未找到入口。”徐景文和周怀玉围着佛塔仔细查看,只见佛塔周身刻满了各种经文和佛像,岁月的侵蚀让这些雕刻变得模糊不清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