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二章 太行山旧人相会,寒月夜泣怀往事 (第1/2页)
第二十二章太行山旧人相会,寒月夜泣怀往事
眼下纵横十九条,黑白无悔落其中。
生门死地由阁下,一遭功成一场空。
两人在岸边伫立了良久,所想皆是失望。一个是对人的失望,一个是对物的失望。
“师弟,接下来该往何处?”
“太行山脉!”
“那不是张……”
“我在那里还有一位多年不见的朋友,他也是精通医术药理,说不定,能知道一些消息。”
“与其无头苍蝇一样乱钻,倒不如用师弟的方法,那咱们就去那里吧。”
“甚好!”
当下二人不再停留,下了山头寻到坐骑,对着太行便往,一路上,马蹄飞快,风卷尘惊。
不到半月,二人就进入了太行地界,一路下来,到处可见荒凉的土地,毫无人迹的村庄。或有枯骨凉于古道,或有饥民苟且屋檐。
“师兄,当年师父一心为了百姓疾苦,如今,师父已去,这百姓仍是疾苦。”
“唉,朝廷不仁,天下诸侯并起,如今曹操更是贵为丞相,挟天子以令诸侯,上演着指点天下之大戏。是谓,宁做太平犬,不做乱世人。”
“师兄,徐州那里盛产杏子,愚弟有好久都没有吃到了。”
“贤弟为何突发奇想,哈哈,等此番事了,为兄陪你走上一遭便是,定然吃到你嘴牙酸涩。”
“哈哈哈哈……”
两人正大笑之间,那路上却是杀出来一群黄巾贼,最前头,还有一衣衫褴褛,满面血污之人,想来是正被追杀。
“师弟?”
“这些无道之贼,尽干些屠杀贫民百姓之事,动手!”
两人拍马落地,大喝着便杀入人群,出手皆是狠厉毒辣,只不过二三十招,十七八个黄巾贼就接连倒在了血泊之中,没有生还之像。
“多……多谢两位大……侠救命……救命之……”来人话未说完,便晕了过去,仿似紧绷的弦得到了舒缓。
“师弟,这?”
“便把他送到方才那个村子吧,我身上也正好有一些外伤之药。”看着伤者熟悉的面孔,陆放不由得在心头叹道: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。也许,这便是天意吧。
“也好!”
当下两人带着伤者原路返回不久前经过的村庄,这村庄里毫无生气,也不必担心有什么私闯民宅的罪名。
经过一番包扎,常惠封又从马鞍上取来了席子铺在他的身下,这才有时间烧起柴火,准备搞一些稀粥。
这人是第二天早上才醒转的,一夜里又是发烧又是喊冷,直把两师兄弟折腾得够呛。
“多谢二位恩公,多谢二位救了在下。”
“你刚刚醒来,不必多礼,应该好生歇着才是。”
“恩公大恩,还不知如何为报。”
“江湖之中,路见不平出手相助,本就是平常之事,你若再客谦,我二人这就离去了。”
“恩公说笑了,恩公不愿听,在下便不提就是。”
“我这师弟就爱说笑,你不必在意。还不知,那些黄巾……黄巾贼为何追你?”莫名其妙的,常惠封说到黄巾二字时,却是看了陆放一眼,这才脱口黄巾贼。
黄巾贼,过街老鼠,huoguo殃民之匪。
“唉……小人在山中也有一席半地,只是不满张渠帅处事之法,这才请辞离去,谁知道他当面打鼓背面敲锣,我刚走到半路,他就派来了追兵,若是没有二位,恐怕,恐怕在下也是命不久矣。”
“哦,想来是兄台知道了太多机密,又久在大山之中,张牛角怕你向官府告密吧。”
“恩公也知道张牛角之名?”
“黄巾恶贼,人神公愤,张牛角之名,谁人不知,谁人不晓?”常惠封说起话来,终于是自然了一些。
“来,喝些粥吧,还不知足下如何称呼?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