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> 第0065章:文华殿张居正召对,翰林院沈子珩擢升

第0065章:文华殿张居正召对,翰林院沈子珩擢升

第0065章:文华殿张居正召对,翰林院沈子珩擢升 (第1/2页)
  
  文华殿,御座前。
  
  小万历坐直身子,朝着一旁的冯保说道:“请元辅召对!”
  
  很快。
  
  张居正迈着大步走了进来。
  
  小万历看了一眼申时行与王锡爵的联名奏疏,说道:“元辅,朕以为申学士与王祭酒为朕定制的考成式课业甚是有心,当重赏。”
  
  “朕课业虽重,然也没有三位阁老处理朝务辛苦。不过,朕觉得,朕当下的薄弱之处是朝政实务,而非纸上文章,故而也觉得此法暂不可行!”
  
  “陛下圣明!”张居正拱手道。
  
  张居正将两份奏疏放在一起,其实就想看一看小万历的决策能力。
  
  若小万历以“课业甚是辛劳”为由,驳此奏疏,就无法妥善处理户部尚书王国光的请辞奏疏。
  
  张居正便会训斥小万历一番,然后再教给他正确的方法。
  
  当皇帝,不能叫苦,不能叫累,不然群臣都将习之。
  
  今日称课业苦累。
  
  来日亲政如何能撑得起更加庞大繁杂的朝务。
  
  张居正对小万历“实务重于课业”的回答相当满意,接下来便想听一听他如何处理王国光请辞之事。
  
  寻个好理由将王国光留下来,甚是困难。
  
  ……
  
  随即。
  
  小万历又翻开王国光的请辞奏疏。
  
  “元辅,朕欲准了户部尚书王国光的请辞奏疏。”小万历开口道。
  
  张居稍微有些惊讶。
  
  他轻捋垂到腹部的黑色长须,看向小万历,想听一听理由。
  
  当下的张居正。
  
  非常喜欢小万历对他的票拟提出质疑。
  
  因为这说明小万历在思考。
  
  虽其质疑大多无效,但张居正却能听出小万历存在的问题,然后为其解惑。
  
  此法,尤为有利于训练小万历处理朝政实务的能力。
  
  小万历望了一眼沈念,接着道:“刚才,朕问了一下沈检讨。”
  
  “王尚书自隆庆五年担任户部尚书以来,曾于隆庆六年七月请辞,万历三年二月、三月、十二月分别请辞,本月初九请辞,外加今日,共计六次,请辞理由主要有两种,一是归家终养年老亲人,二为年老致仕。”
  
  负责起居注的史官,除记注外,还要负责翻阅编撰群臣章奏,将与小万历有关的内容,纳入其中。
  
  故而许多大臣上奏之事,起居注官最为清楚。
  
  沈念能准确说出这些信息,实属正常。
  
  小万历缓了缓。
  
  “其实朕知道,是王尚书太累了,受的窝囊气太多了,他该歇歇,也有资格歇一歇,毕竟已过花甲之年,但朕并不想令他彻底致仕,而是待他休息一年半载后,若身体可行,再重新启用。”
  
  “另外,朕知王尚书主编的《万历会计录》已经完成,此功甚大,应该褒奖。元辅以为如何?”
  
  张居正眉头微皱,面带迟疑。
  
  户部作为大明的钱袋子,看似有钱有粮有矿。
  
  其实户部尚书憋屈得很。
  
  谁都想朝着这个钱袋子里抓钱,分多分少都会被埋怨偏私不公,到年底一看亏空了,更遭埋怨!
  
  王国光能在这个位置上干五年,实乃是因他做事干练,甚是称职。
  
  尤其是考成法施行以来,一笔笔账,算得清晰明确,使得内阁压力骤减。
  
  当然。
  
  张居正也知晓王国光与其他部堂主官,因为钱粮调拨,经常论辩吵架,有时甚至大打出手,甚疲甚累。
  
  然因用着顺手,张居正非常想留下王国光。
  
  张居正也有备选计划。
  
  只是他心中的备用人选,名声较差,又是他的同年同乡,他不宜举荐。
  
  除非王国光去意已决,无法挽留,他才会荐举备用人选。
  
  张居正想了想,道:“陛下,臣也觉得王尚书确实该歇一歇,然当下并无其他合适人选,考成法初有成效,臣恐怕离了王尚书,户部会出大问题。”
  
  小万历扬起脑袋,脆声道:“元辅,您觉得南京户部尚书殷正茂如何?”
  
  张居正一愣。
  
  小万历所提,与他心中备选,乃是一人。
  
  殷正茂,现任南京户部尚书,与张居正同乡同年,交情甚厚。
  
  殷正茂虽是文官,但军事才能卓越,不过他有一个最大的问题:贪。
  
  出了名的贪。
  
  当下的大明,若真以老朱开国时期的标准查贪官。
  
  待常朝时,闭着眼睛在皇极殿内抓五个人,大概率五个都是贪官。
  
  当下的官员,收一些常例,搞一些灰色收入,是被默许的。
  
  毕竟,俸禄太低,待遇太差。
  
  但殷正茂不一样。
  
  他当地方官,被言官弹劾贪墨百姓赋税,到军队,被言官弹劾贪污士兵军饷。
  
  到哪哪贪,名声极差。
  
  但此人在军事上天赋甚高,总能以功抵罪。
  
  隆庆四年,两广叛乱,时任首辅的高拱派了数人去镇压,都是无功而返。
  
  最后,张居正向高拱举荐了殷正茂。
  
  当时,许多官员反对,认为此人太贪,若为军帅,必贪军饷,若用他的话,必须派一名户部主事跟随。
  
  高拱已无人可用,说了一段令殷正茂贪名大扬的话语。
  
  大意是:拨一百万两军饷给殷正茂,就算他贪污一半,也足以平定叛乱;若派一个清廉官去,或许一两不贪,但却办不成事,朝廷可能再花几百万两也解决不了问题。(此话出处为《明朝那些事儿》)
  
  然后,殷正茂用了仅仅几个月就平定了叛乱,班师凯旋。
  
  之后,张居正任首辅后,因殷正茂依屡次被弹劾,便调派他去南京半养老,做了南京户部尚书。
  
  但出乎意料的是,殷正茂做的还不错。
  
  “敢问陛下,为何会选殷养实(殷正茂,字养实)?他的名声实在不怎么好!”
  
  张居正无奈一笑。
  
  小万历回答道:“元辅曾道:立足长远,用人以长。朕以为殷正茂在南京户部做的不错,且他的脾气更易捂住朝廷的钱袋子,可以一试。”
  
  “当然,在朕的眼皮下,在元辅的麾下,他若还敢贪墨,那就不是罢职那么简单了!”小万历的语气严厉起来。
  
  小万历受冯保潜移默化的影响,觉得贪墨之官最好处置。
  
  用完之后,一旦查实有贪墨之举,直接抄家就是。
  
  钱还是他老朱家的。
  
  “臣无异议!”张居正面色带喜。
  
  
  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,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