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盛唐挽歌 > 第704章 两难自解

第704章 两难自解

第704章 两难自解 (第1/2页)
  
  夜色沉沉,汴州府衙的书房内,烛火摇曳,映照出方重勇略显疲惫的面容。
  
  汴州朝廷管辖着数十个州,这还不算新占的河北之地。诸多事务,都会汇聚到开封城内的府衙,最终由方重勇过目后批示,然后下发成为新政令。
  
  如今的世道,便是旧有的国家机器被打碎,新的国家机器在逐步完善,政务也变得越来越多。
  
  这是国家逐步强盛的表现,也是中央集权的过程。刘龙仙愿意交出兵权,便是人心已经在逐渐改变。
  
  换言之,在很多官员心中,那种“改朝换代”的气息,已经弥漫于汴州的大街小巷。
  
  谁都知道,方清才是真正的“天子”。既然是真天子,忙碌也就不出意料了。
  
  此时此刻,方重勇坐在案前,手中握着一卷河北各州县的户籍册,眉头紧锁。
  
  河北的局势如同一团乱麻,史思明虽已伏诛,但其残余势力仍在暗中蠢蠢欲动,地方豪强更是盘根错节,难以撼动。
  
  虽然近期有不少人来汴州“输诚”,但很难说这不是在试探汴州朝廷的态度。
  
  史朝清也没有表态,已经将兵力从沧州撤回,集中于幽州。貌似并无投诚的意向。“官家,夜深了,该歇息了。”严庄轻步走进书房,低声提醒道。
  
  方重勇抬起头,眼中闪过一丝疲惫,但很快被坚定取代。
  
  他指了指案上的卷宗,沉声道:“严相公,河北之事,不能再拖了。百姓流离失所,田地荒芜,若不尽快安抚,只怕会酿成大祸。今年秋收以后……民生会很艰难。”
  
  严庄面色沉重的点点头,他也是祖籍河北,虽然离家已经许多年,但称呼他为“半个河北人”亦是不为过。
  
  严庄走到案前,仔细翻阅卷宗。片刻后,他抬起头,目光深邃道:“官家,河北百姓对朝廷始终都是心存疑虑的,无论是哪个朝廷都一样。我们免税三年以安民心确实不错,可是,即便我们想实行,河北的百姓也不见得会相信啊?”
  
  严庄说了个很浅显的道理,现在街上有人无缘无故给你一贯钱,你拿手里难道不会揣摩他的用意么?
  
  这是明摆着的,毕竟汴州朝廷之前并未统治过他们,如何取信于人呢?
  
  “那依严相公之见,应该如何?”方重勇询问道。
  
  严庄伸出一根手指说道:“每人一年增加一天的徭役,以抵扣田税。如此,河北百姓方能信服。”
  
  “就这?”方重勇微微一愣,随即恍然大悟。
  
  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道:“严相公此言大妙,那就这样试行一年再说吧。只是,朝廷如今财政吃紧,若河北免税,只怕其他地方也会效仿,届时如何应对?”
  
  严庄嘿嘿一笑,低声道:“官家,免税只是权宜之计。河北新附,民心未定,若强行征税,只会让百姓对朝廷更加抵触。我们以退为进,先免其税,再以徭役代之。修路筑桥,疏通运河,既可恢复民生,又可借此机会削弱地方豪强的势力。至于别处谁不同意,可以将其迁徙到河北嘛。既然这么羡慕河北的政策,那就去河北生活好咯。”
  
  严庄的计策那叫一个损啊!
  
  无论河北的政策多么诱人,从外地举家迁徙到那边,都是伤筋动骨的。
  
  方重勇闻言,眼中精光一闪,拍案道:“妙!先生果然深谋远虑。免税三年,百姓必感念朝廷恩德,而地方豪强若敢阻挠徭役,便是与朝廷为敌,届时我们便可名正言顺地将其铲除。别处有闹事的,正好一并收拾了。”
  
  你干不干?不干干你!
  
  永远都别对封建朝廷的下限,有太多不切实际的期待。
  
  严庄点头附和:“正是如此。此外,官家还可暗中派遣密探,搜集地方豪强的罪证。待时机成熟,一举将其连根拔起,河北便可彻底纳入朝廷掌控。这一波大浪,谁冒头,就把谁拉进去。”
  
  他脸上带着诡异的笑容,透着几分冷峻。
  
  方重勇站起身,走到窗前,望着漆黑的夜空,缓缓道:“河北之事,关乎天下大局。若能妥善处理,不仅可稳固北方,还可为攻略荆襄奠定基础。严相公,河北之事,便交由你全权负责,务必谨慎行事。”
  
  严庄躬身行礼,郑重道:“请官家放心,下官必竭尽全力,不负所托。”
  
  方重勇转过身,目光如炬:“还有一事。史思明虽已伏诛,但其残余势力仍在幽州一带活动。本官已经派人暗中监视,若是幽州派人来汴州议和,立即禀报。”
  
  严庄点头:“下官明白。河北之事,下官已安排妥当,马上便会招抚流民返乡。史朝清虽表面归顺,但其心难测,还请官家多加留意。”
  
  方重勇面色平静地点点头,挥了挥手:“去吧,早些歇息。明日还有许多事要处理,当真是一刻也停不下来啊!”
  
  严庄躬身退出书房后,方重勇独自站在窗前,望着远处的灯火,心中思绪万千。
  
  方重勇知道,河北的治理只是开始,未来的路还很长。
  
  但他相信,只要步步为营,终有一日,天下将归于太平。只是到了那一天,他应该如何面对呢?
  
  ……
  
  幽州城,史思明昔日的“皇宫”大殿内,灯火昏暗,映照出殿内一片压抑的气氛。
  
  史思明嫡子史朝清坐在殿中的龙椅上,神情恍惚,手中握着一封来自汴州的劝降书,指尖微微颤抖。
  
  他的母亲辛夫人坐在一旁,面色苍白,眼中满是忧虑。
  
  老实说,史朝清并未做好“接班”的准备,虽然他和其母辛夫人都知道,这位置迟早都是自己来坐,可是事态的发展,却又总是出乎意料。
  
  “清儿,汴州那边……怎么说?”
  
  辛夫人低声问道,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。
  
  如果以女人的视角来看,辛夫人是幸福的。
  
  即便史思明并不是什么好人,但对她,对史朝清,那是真的不错。
  
  坏人,很多时候并不一定是坏男人。
  
  史朝清抬起头,勉强挤出一丝笑容:“母亲,汴州朝廷让我们归顺,说是可以保留我的爵位和封地。”
  
  辛夫人闻言,眼中闪过一丝希望,但很快又被担忧取代:“那……你父亲的事,他们怎么说?”
  
  史朝清沉默片刻,低声道:“父亲的事,他们只字未提。”
  
  如今的局面,对一个十多岁的少年来说,还是太勉强了些。
  
  史朝清哪里有什么主意啊!
  
  辛夫人叹了口气,眼中泛起泪光:“你父亲一生征战,最后却落得如此下场……清儿,我们该怎么办?”
  
  
  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,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