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26【宿命】 (第2/2页)
除了庆聿忠望之外,其他掌握军权的贵族们脸色都冷了下来,却又很难找到反驳的理由。
他们终究不敢在这个场合拍着胸脯立下军令状,保证自己能挡住陆沉的进攻。
善阳看了一眼始终沉默的庆聿怀瑾,沉吟道:“从目前齐军的动向来看,他们应该会从境内青州和灵州兵分两路,越过泾河区域进攻我朝疆土。依我之见,我军从一开始就要坚定抵抗的决心。南齐陆沉的意图很明显,他想用这一战彻底定下夺权的基础,因此我军不能给他从容起势的机会,任何示弱的举动都只会让他得寸进尺。”
他自然是在反驳赵思文的看法,只不过用词相较当年要温和许多。
在如今景国的朝堂上,因为庆聿怀瑾鲜明的态度,以赵思文为首的文官体系日益重要,他们对景国内部的稳定和国力的提升发挥了非常显著的作用。
若是放在十年前,赵思文等人压根没有在这种场合议论军务的权利。
听到善阳绵里藏针的话语,赵思文稍稍思忖后,语重心长地说道:“善阳将军,老朽曾闻兵法有云,为将者理当先虑败后虑胜,万一我军在前线不能挡住齐军,后续可有应对之法?”
善阳刚要开口,庆聿怀瑾忽地说道:“善阳说的没错,陆沉统率的齐军一旦起势就会越打越凶狠,我们不能任由对方长驱直入。这几年国内虽然不算稳定,但是我没有忽略过南境防线的建设,眼下在东线山东路和西线庆元路,我军已经构筑起相对坚实的两道防线。”
她一开口,其他人自然屏气凝神洗耳恭听。
“善阳,你即刻赶赴山东路统率驻守在那里的八万大军。灭骨地,你去庆元路接替奚烈,指挥驻守在那里的七万兵马。”
庆聿怀瑾干脆利落地做出决断,善阳和灭骨地起身领命,庆聿忠望对此没有反对。
下一刻,庆聿怀瑾的话让众人险些转不过弯来,只听她冷静地说道:“军中要统一想法坚守到底,但是这不代表我们就要一条道走到黑。在做好迎敌准备的同时,我们也可以向南齐求和。”
此言一出,殿内一片寂静。
时至今日,绝大多数景廉贵族心里已经承认南齐在军事上要压过景军一头,但是没人会公开承认这一点,毕竟过去将近六十年的时间里,景军基本都能占据战场上的优势,现在要让他们低头对齐军服软,如此憋屈的事情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。
然而庆聿怀瑾面色沉静,坦然道:“我知道你们一时间转不过这个弯,但是你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,忍辱负重不算什么,只要能给大景争取到足够的时间,尽量延缓齐军前进的步伐,那么我们就算是跪下来恳求齐人都可以。今日我索性将话说得更清楚一些,只要不是割地赔偿,齐人的任何要求我们都可以也必须答应。”
庆聿忠望有些担忧地看着她,最终还是没有当面反对。
庆聿怀瑾继续说道:“如今我是摄政王,我自会承担所有的耻辱,你们要做的就是尽好自己本分职责,无论前线的将士还是后方的官员,各司其职奋发向前。等到我军重新站起来,不再畏惧齐军之日,便是我大景洗刷耻辱之时。”
众人齐声领命。
片刻过后,他们相继行礼退下,殿内逐渐安静下来。
庆聿忠望依旧坐在原处,他定定地看着庆聿怀瑾,满怀愧疚地轻声叹息着。
“兄长不必担心,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。”
庆聿怀瑾起身走出几步,望着墙上悬挂的巨型地图,视线落在南境泾河区域,缓缓道:“我比任何人都清楚陆沉究竟有多么强大,也知道这一次他的决心有多坚定。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,大景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,稍有不慎便是亡国灭种的结局。”
庆聿忠望看着她清瘦的背影,犹豫片刻之后说道:“怀瑾,真到了那个时候,其实你可以——”
“兄长。”
庆聿怀瑾仿佛知道他想说什么,转身打断他的话头,平静地说道:“既然父王选择了我,你又愿意支持我,那么从我接任摄政王那一刻开始,这世上就没有庆聿怀瑾这个人。我的命运已经和大景联系在一起,大景若亡,我有何面目苟活于世?”
“我知道他很强大。”
“可我不会认输。”
“无非一死而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