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5章 要资源(求订阅) (第2/2页)
现在的大明初建,也算得上是百废待兴。
现在也确实有着一定的‘活动空间’,可以让马寻在这个节点去做些科学发展的改变等,但是这也需要足够的支持力度。
说到底就是有些传统的惯性思维,或者是方方面面的压力,会让马寻的一些‘离经叛道’看似非常异类。
得到皇帝的支持,争取到更多的资源,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。
刘姝宁壮着胆子,小声的问道,“姐,大约什么时候大封功臣?”
马秀英眉开眼笑,因为正常的情况下,刘姝宁对她的称呼‘皇后殿下’,几乎是不会叫姐。
“早就该如此,你是我马家媳妇!”马秀英亲热的拍了拍刘姝宁的手说道,“下个月封功臣,让你爹先别急着回去。”
朱元璋扭头看向刘姝宁,说道,“你爹和你也是谨慎人,给你个准话。你爹封伯爵,诚意伯。”
似乎是怕刘姝宁觉得低了,马秀英说道,“文官里头就你爹和汪广洋封爵,李相是国公。”
马秀英也说道,“还有一个何真也封伯爵,他降的太晚。”
何真是降晚了,他一度有机会割据岭南。当然如果不降,很有可能兵败被杀。
而韩政、曹良臣、杨璟、陆聚、梅思祖、黄彬、胡美这七人在天下形势未明时没有采取观望态度而主动归附,因此这七人都将被封为侯爵。
马寻就问道,“那我泰山是伯爵之首?”
“以后死了,能以侯爵之礼下葬。”朱元璋没好气说道,“这是给你面子,他家伯爵世袭。”
“本来就都是世袭的,说的好像是格外开恩。”马寻埋怨一句,随即问道,“我这个国公呢?以后要不要降等?”
朱元璋不懂了,“降等?降什么等?”
“朝廷的爵位有世袭的,有不是世袭的。”马寻说道,“我是因为先父和姐的缘故得以封爵,我这个要是世袭,后世子孙怎么办?”
对于马寻的识大体,不要说朱元璋和马秀英无比开心,朱标也无比高兴。
不过朱标连忙说道,“舅舅,早些年就给外公追封了亲王爵。那时候舅舅还没回来,只给舅舅国公本就是降等了。再说了,舅舅不是有战功吗?这肯定是世袭,我就等着弟弟出生呢!”
朱元璋和马秀英何尝没有考虑到这些事情,这也就是他们去年让马寻去打仗的原因,提前将补丁给打上,让人挑不出来理。
以后的子孙要是给国丈、国舅封爵位,最多也只能封侯,还是不能世袭的。
真想世袭也行,学开国的那位国舅爷,立了战功再提世袭,还要降等世袭!
刘姝宁这时候有些不好意思的对马秀英说道,“姐,弟媳现在尚且未能有身孕。家中爵位暂且不提,以后老家尚且要有子孙守着,该给国舅纳妾了。”
识大体,这才是真正的识大体。
朱元璋和马秀英对刘姝宁主动提起为马寻纳妾非常满意,这也是如今这个年代对于女性的一些要求,尤其是一些高门大户的女子,更要如此。
“现在提这些太早。”马秀英连忙笑着说道,“不管是世子,还是以后在老家守宅的,我想着还是以嫡子最好。”
朱元璋也连忙点头说道,“是这个道理,这事情你和小弟抓抓紧,也不用太着急。”
要说不急肯定是假的,马家现在就马寻这么一根独苗呢。
可是马寻和刘姝宁的年龄不大,所以有些事情干着急也没用。
马寻随即问道,“标儿呢?我是不是要跟大姐夫去准备一下了?”
朱元璋开心说道,“明年四月标儿大婚,大封功臣之后,你跟着你大姐夫去主礼。”
李贞和马寻去问名、下聘等,这是朱元璋认为最合适不过的了。
马秀英打趣的说道,“是得早点定下来,要不然我这弟弟都要成常家的弟弟了。”
朱元璋也打趣说道,“一天天的不教好,你给常茂说的都是些什么啊?让他好好为朝廷效力不好吗?非要让他学收钱不办事!”
马秀英和朱标都愣住了,这是小弟(舅舅)说出来的话?
而马寻对于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被皇帝知道也不意外,他府里上下,除了旺财是自己带回去的,其他的都是帝后安排的。
这也没什么可担心的,马寻又不打算造反,也没对帝后有什么不满。
安心的过好自己的生活就行了,其他的事情根本不用多想,那只是在自寻烦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