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2章 他是人不是骡子 (第2/2页)
家中有了老刘氏这个定海神针,立马变得井井有条起来。
那根鎏金戒尺被她重新用布包了起来别在腰上。
要问为什么?
老刘氏怕金粉掉喽!
虽然出自皇家手艺,正常来说是不会掉的,但架不住老刘氏随身携带整日不离身啊!
保险起见,老刘氏还是包了起来。
王学洲将昨日带回来的蜜桔和糕点给家里的人分了分,吃着确实不一般。
蜜桔甜滋滋的几乎没有酸味儿,马蹄糕也香软可口,吃起来一点都不腻。
就是可惜份量太少,一人一个尝尝味儿也就没了。
家中住了徐山、赵行、齐显三个备考的书生,安静了不少。
王学洲给他们的题目都是按照朝中现如今的局势来的。
比如哪个地方有了水患,他就出一个解决水患的题目让他们写。
再比如崔家的事情出了,他就会出一个关于外戚势大如何预防的题目,今日朝堂上说税粮收了上来但产量比去年低,他也会出一个类似的题目。
等几人写完,他再根据内容和观点进行批改,经常忙到深夜。
有时候古在田也会带着沈甲秀和李开过来一起学习,一群人坐在一起,痛并快乐着。
王学洲也将水泥坊的事情几乎丢开了。
毕竟他是人,不是骡子对吧?
给皇子授课就够累的了,如果还往水泥坊跑,别人拿他当不当人他不知道,反正他拿自己当牛马了。
岳游收到了他要去教授皇子的消息后,就知道他不可能去火药库了。
虽然失望,但也无可奈何。
毕竟是陛下的安排,他也没能力跟陛下抢人不是?
“今日讲《汉书》刑法志篇。”
王学洲看着下面的五皇子,示意他翻开书。
五皇子作为一名学生,是合格的。
除了那天喊他‘王丑蛋’有冒犯之嫌,从他正式上岗后,就没再这样称呼过他了。
五皇子不笨也不木讷,王学洲和他接触下来,发觉五皇子和传言中完全不同。
不过他不欲深究这里面的原因。
五皇子在他面前也没有丝毫藏拙的意思,学习也很认真,完全不似在大本堂的样子。
“先生,如果德礼为本,刑法为辅,那为何我父皇提倡依法治国?如果省刑慎杀,又如何止住那些不正之风?就比如说崔太保一家,犯下如此滔天恶行,如果按照书里的施以仁政,我觉得这对那些枉死之人来说是不公!”
五皇子面容严肃。
王学洲合上书:“那以你之见该如何?”
“严惩!重惩!让所有看到他们下场的人产生惧怕,不敢再犯。”
五皇子说这话的时候,王学洲在他身上看到了一丝仁武帝的影子。
他有些欣慰五皇子没有被儒家思想完全带偏。
“殿下,臣讲的是这本书的内容,而书,是人写的,只要是人,就会有自己的思想、观点。您可以听、可以看、甚至可以和书上的观点不同,关键是您要有自己的思考。”
“不管哪朝哪代,这个世界上其实都是有明暗两套规则的。”
明暗两套规则?
五皇子有些疑惑:“哪两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