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1章 天灾,人祸 (第1/2页)
“用错了东西?”
“对。”
随着王智伯的讲述,陈鑫这才逐渐明白了情况。
王翔之前说的叫魂,其实就是打生桩的一个变种手段。
古代的打生桩分为两种,最开始就是将活人,尤其是小孩打入地基等建筑中,以肉体祭祀鬼神。
这种行为出现的次数多了,很多人也就知晓了这件事。
谁会自愿被打生桩?
所以大部分的时候,工地里的人都会花钱去买人,但总有买不到的时候,可难道这就不动工了?
于是,他们就开始偷!
发展到后来,每当有人发现在自家附近有大的工程出现的时候,都会将自己的小孩约束好,害怕一不小心就被那些工地中的人给抓去悄无声息的打了生桩。
因为这种情况,打生桩渐渐的变了一种形式,即,叫魂。
打地基之前,工地中的人就会被派出去叫魂。
所谓叫魂,就是寻找目标,拿到目标身上的衣物或者毛发等贴身物品,拿到东西后,他们就会将那些毛发等贴身物品包裹在符纸中,混入地基。
如此,相当于将人的魂打入了地基,寓意一样。
按道理,叫魂这种方式应该是更为隐秘且比打生桩更容易流传下来的,可到了叫魂却消失的比打生桩更快!
打生桩的形式虽然残忍,但毕竟一个萝卜一个坑,打进去也就只涉及到一人。
叫魂就不一样了,因为派出去的人多,所以收集回来的东西也多,等这些东西全部打入了地基中,谁知道会影响到多少人。
等叫魂这件事也随着工匠之口被传了出去,社会,陷入了恐慌。
每当有人病了,不顺了,又或者遇到大变故了,只要周围有工程动工,他们就都会将其归咎于自己被叫了魂。
到后来就演变成了,哪怕村子、镇子周围没有动工的工程,但只要隔壁村,隔壁镇在动工,那一切进入本村的陌生人都将会被看做是来叫魂的人。
叫魂对自己是不好的,谁也不想被叫魂,所以又怎么能放任那些疑似来叫魂的陌生人?
据王智伯说,当初整整五年时间,只要是外地来的人,不论是乞丐、旅人甚至僧侣,有一点不对就都会被围殴。
很多时候,被围殴的人都会被打死。
打不死的,也会被抓入大大牢审问。
毕竟已经引起了社会动荡,官府层面自然也要重视。
那个时期,几乎只要被举报抓入大牢的人,就没有任何一个能囫囵出来的,不是被刑讯逼供断胳膊断腿,就是在牢里被其他犯人殴打。
这件事虽然持续了五年,但足足用了十年才让人们将叫魂这件事给淡忘。
如今,能知道叫魂这件事的,无一不是钻研过古籍,或者看过特别记载此次事件书籍的人。
王智伯是后者。
这是叫魂与打生桩。
何家村与王家沟一样,都是在发展旅游业。
何家村发展到了瓶颈,于是就要搭桥过河,开发新的旅游景点项目。
而无论是打生桩还是叫魂,对他们来说都不可取。
一旦被发现,那别说开发新的项目了,整个村子都要黄。
所以一出事,忽然被传出说打生桩,何家村的村长就急了,不仅让人将已经打好的桥墩给砸开自证,还请来了附近两个村子的看事先生来。
为的就是让所有人知道,他何家村没做缺德事。
可等王智伯去了后却发现了那些桥墩中,有阴气的波动。
不仅他发现了,汪城也发现了。
不过何家村的何老六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,之前并未告知何家村的村长这件事。
这就导致当王智伯、汪城二人说出桥墩有问题之后,何家村的村长一时间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。
“所以,其实这事和何家村没关系?”
陈鑫问道。
“没有主观上的关系。”
王智伯摇头。
“他们并没有想搞事情,只是一个巧合……何家村的人不是要建新的景点么,那里有个古代废墟没什么价值,只有一堆石头,后续肯定要处理掉。”
“何家村的村长觉得那些废墟中的石头还能用,就想着省点石料钱,结果倒好,石料里有个鬼物的本体被他们用来造桥墩了。”
陈鑫愕然。
“鬼物本体?那他们搬的时候就没事?”
“起初我也疑惑,可之后等我看到那个石头的时候,就猜到了一些。”
王智伯无奈。
“那块石头是古人造房时的地基石,刚好是最下端的那一段有符文的,如果一直放在那个废墟里,天天接受日光照射倒也不会有事,可偏偏就被他们拉去造桥了。”
“石头入水,水属阴,又见不得天日,那块石头就直接诞生了鬼物,最后将岸边玩耍的小孩给迷惑跳了水。”
陈鑫点头,终于搞明白了来龙去脉。
可随后他又多了一个疑惑。
“如果是刚诞生的鬼物,那岂不是游魂?”
“是游魂。”王智伯知道陈鑫的意思,“如果只是游魂,问题当时就解决了,重点在那个孩子。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