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 第410章 推销笋干的孩子们 (第1/2页)
顺着台阶逐级而上,都已经上了几十级台阶,感觉比爬山还累,商贩们却不知疲倦,仍然围着他们不肯罢休。
台阶是用山石砌成的,历经风雨侵蚀,表面已被磨得光滑,偶尔还能看到青苔的痕迹。每一步踏上去,都能感受到岁月的沉淀。
由于商贩的阻拦推攘,只顾着自身的安全,也没有了观看山城古朴风景的心思。
想来这两年封城,能到这里来的商贩不会有几个,像景春熙他们这样成群结队,坐船进山来玩的人可能更少。这种冷清的景象让商贩们更加珍惜每一个可能的顾客,他们紧紧地跟随着,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销售的机会。
孩子们倒是孜孜不倦,眼里都是坚持和希望。只要有客人来,希望就还在。每一句推销的话语,都是他们改变生活现状的可能。
小的孩子最多四五岁,大的也就是十岁左右,男孩居多。他们一直围在景春熙几人周边跟着上来,即使那些成年的商贩都走了,他们也迟迟都不愿离开。
这些孩子虽然年纪小,但已经学会了如何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。他们的衣服虽然有些破旧,但大都被洗得干干净净,脸上带着一丝羞涩却又充满期待的笑容。
他们的小手紧紧抓着竹篮,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笋干,那是他们一家人辛勤劳作的成果。
孩子们很有眼色,一直说着推销的话,其中几个大的眼中盯着的都是被围在最中间的景春熙几个。他们意识得到,这些穿着体面的客人可能是他们最好的销售对象。
一个看起来八九岁的小男孩,手里拿着一把笋干,高高举起,大声说道:“哥哥姐姐,你们要不要笋干?整个九江郡就我们建宁县出竹笋最多,也最嫩最好,你们看晒得可干了,用力一掰马上就断。”
他的声音清脆而响亮,带着一丝稚气,却充满了自信。他真的用力掰开一根笋干,向众人展示着它的质地,也在证明自己的话绝非夸大。
另一个稍小些的孩子也凑了上来,语气里带着一丝恳求:“哥哥姐姐,你们就行行好,买一点吧!以前外来的客商都是半船、一船地买,要不是荒年不好卖,也不会那么低的价格。”
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无奈,似乎在为家里的生计担忧。他的话让手拿竹笋的几个人,都心中不禁一软,纷纷低下头,仔细打量着孩子们手中的笋干。
“哥哥姐姐,这笋干可便宜了,只要三文钱一斤,到了城里可不是这个价,我娘说都是卖几十文的。”
又一个孩子插话道,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稚气,但语气却十分认真。
十几个孩子都是手臂挎着小竹篮,年纪大点的挎大点的篮,可以多带几把;年纪小的竹篮小,只能放两把竹笋。
这些笋干泛着淡淡的光泽,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,看着成色确实不错。
他们是看见人就吆喝,现在看到几人被迫停下,更是一拥而上,把他们围得严严实实。
没一会儿,除了站在最中间的景春熙,其他每个人手上都被塞了一把笋干。
即使走在最前面,一直拒绝不停说着“不要,不要,我们不买”的小蛮,也经不住那么多人的围攻。他脚步刚停下来,先是转头看一眼后面的小姐,谁知道一把笋干也塞到了他手里。
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进攻得逞,裂开嘴巴朝他呵呵地笑,露出一口洁白的小牙。小蛮心都软了,想自掏腰包,三文钱把这把笋干买下来的想法都有了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