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 第373章 陶家尚留有血脉 (第1/2页)
半盏茶功夫不到,阿衡就带了两个人过来。一个青年,一个少年,都是男子。
青年二十岁左右,少年已有十五六,两人都明显高陶金不少。而且都不是陶金那种纤瘦的身材,看起来很健硕,不像是吃不饱的样子。这一点让景春熙很诧异,所以许久没有说话。
她心中暗想:这两人虽然经历了家族的变故,却依然能长成这般模样,想必这些年过得并不算太苦。
两人看到景春熙并不感到诧异,神情非常平静,可能以为景春熙在质疑他们的身份,两块一模一样的墨玉又从他们的颈项间掏了出来,摆到了景春熙面前的桌面上。
墨玉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,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他们的身份与过往。
陶夫人看没人说话,看着景春熙慢慢陈述着当初的事实:“他们是大哥提出的儿子。那时候一个快八岁,一个不到三岁。找到我的时候病得不轻,养了好几个月才恢复。”
她向二人介绍了景春熙,三人点头见了礼。
阿衡给他们搬来两张凳子,让他们坐下。自己又跑了出去,应该是找人要碗筷去了。屋子里一时间安静下来,只有窗外的风声偶尔吹动窗纸,发出沙沙的响声。
景春熙看着眼前的两人,心中满是疑问:“你们从暗道逃出来的?”
她其实并不怀疑他们的身份,他们的姑母应该早就证实过了,她只是好奇在杀戮中他们是如何逃出来的。
陶金说过,陶家的男丁都是十岁才知道暗道的秘密,那么他们到底懂不懂呢?
两个人面对比自己小那么多的景春熙,显得平静沉稳,言行举止上也很有世家风范,精神很好。
陶承睿更加成熟,他看向景春熙回答说:“当时接近年关,小厮和奶娘带我们在街上玩。当虽然事发突然,但父亲还是想法子,派出个小厮给我们传递了消息,交代我们不能回去,让我们去找两个姑母。小厮跑了,奶娘舍不下我们,还把我们带往了京城,才逃过了那一劫。”
他的声音沉稳而平静,眼神空洞地盯着远方。仿佛在讲述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,但景春熙却能感受到其中的惊心动魄,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。
看哥哥又许久不说话,陶承智小声补充说:“可是去到城郊的大丰县,才知道二姑夫也被罢免了,大姑母一家也被流放到了岭南。后来找到二姑母好艰难,不久奶娘也死了。”
他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,显然是在强忍着心中的悲痛。景春熙听完一阵唏嘘,心里的凉气没办法消散,一直冷到了脚底。
她想象着那两个年幼的孩子,在家族覆灭的恐惧中,东躲西藏地去找亲人,其中艰辛可想而知。她更是暗暗佩服那个忠心大义的奶娘,忍不住想为她点上一盏往生灯,祈愿她的灵魂能得到安息。
“你们不知道回来更危险吗?”
景春熙又忍不住问道。
盯着眼前的两个人。亲兄弟,两个人长得并不太像,小的陶承智跟陶金和眼前的陶夫人神态有点相像,只是没那么瘦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