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9章 风暴将临 (第1/2页)
根据已经掌握到的信息,耿煊已经确信,董观意图用他那蓄势数十年才凝聚起来的,足能令九州震动的力量,做倾力一击。
这不是无端的猜测和谣传,这就是事实。
而发动的时间,大概率就是来年春天。
“苏瑞良”的意外出现,“赭红眼”盆地及其中储存的巨量资源的失手,或许会令董观感觉疼痛。
但这点疼痛,却根本不足以让他停止这蓄势多年的一击。
局面到了这一步,甚至不是董观主观意愿想要停止,就能够停止的。
通过蒋弘毅分享的在旻州的经历见闻,还有通过扎络对玄幽二州内部的了解,耿煊已经隐约感受到了董观的困境。
他通过穷兵黩武的方式,不惜一切代价,铸造出了“十万玄幽铁骑”这样的至强锋刃。
但这却是不可持续,难以为继的。
现在,已经是这把锋刃的威能,所能达到的顶点。
若董观什么也不做,不向天下劈下这一剑,那这锋刃就会在他手中迅速朽化,甚至成为反噬他的力量。
现在的九州,大环境看似颇为稳定,实则“大洪水”随时都可能降临。
一旦束缚“大洪水”的闸门主动打开,亦或者被“大洪水”被动冲溃,汹涌的“大洪水”就会迅速以玄幽二州为发源地,迅速覆盖九州全境。
以巨熊帮现在的局面,默默发展,种田三五月,将赤乌山周边的集市里坊,“赭红眼”盆地,月露原的集市里坊,以及附近的游民聚落全部纳入掌控,打造成基本盘。
他耿煊也趁着这段时间,将个人实力推至一个全新的高度。
这看似最适宜的发展路径。
可现实的情况是,别说三五月,他连一个月的“种田”时间都没有。
当耿煊站在九州全局审视当前局面,他渐渐意识到一个问题。
自己犯了一个“小小的”错误。
他在思考解题思路时,下意识的将自己代入到了“巨熊帮主”的角色。
但在解决这个问题时,这个身份已经不能给他带来帮助,反而变成了纯粹的累赘。
当他将自己从“巨熊帮主”这个身份上剥离,一道让他感觉无解的难题,一下子就有许多新颖的“解题思路”自然而然的便从心底涌现出来。
……
十二月十九日。
下午三点左右。
元京西南,五六十里外的大道之上。
一个个风尘仆仆的骑手往来不断。
除了往来密集的马蹄声,那些或许三五结队,或是孤身一人的骑手们,却都非常的沉默。
在这条繁忙的大道上,明明没有人维持秩序,可往来骑手却井然有序,竟无丝毫错乱。
除了专心赶路,大家对其他一切似乎都不关心,也不好奇。
没有什么闲谈交流,也没有人跳出来惹是生非。
有两道身影混迹其间,一点都不起眼。
骑在一匹元州良驹背上的耿煊,忍不住扭头看向旁边已经变成一个“钢铁硬汉”的唐彩珠。
早在两个多小时前,在距离元京还有三四百里之时,两人已经进入了广义上的“京畿地区”。
沿途往来的骑手和车队变得越来越多,骑着四匹玄幽马出行的两人,也变得越来越惹眼。
然后,在经过一处名为广泉集的集市时,已经从一个女子变成一名“钢铁硬汉”的唐彩珠牵着四匹玄幽马进入集市内的一座府邸内。
很快,在几人的恭敬礼送下,两人骑上他们提供的元州良驹继续向元京赶路。
感受到耿煊的目光,唐彩珠扭头看向他,目露疑惑,似乎在问:“何事?”
耿煊指向远处矗立在一片联绵丘陵之上,高低错落的庞大建筑群,问:
“那又是哪家的地盘?”
唐彩珠顺着她的目光盯着看了看,道:“那应是威远镖局与风雷剑馆合建的一座卫城。”
“合建卫城?”
耿煊惊讶,心道,这两家的互信得达到什么程度,才能在这种事情上也联手合作?
自从进入“京畿范围”之后,这一路行来,耿煊已经见了不少“卫城”。
特别是越靠近元京,“卫城”就越多。
通过唐彩珠的讲解,按照耿煊自己咀嚼之后的理解,“卫城”更像是里坊的究极加强版。
与集市这种对所有人都开放的聚居区不同,“卫城”是纯私人的,属于某个势力的自留地。
外人非请不得擅入,不然,会被视同敌人入侵。
卫城的繁华程度,与该势力的规模与投入有关,并无一定之规。
恢弘的,甚至能有几分元京气象。
普通的,很可能也就与寻常集市相当。
但其能在规矩森严的元京辖境内扎下根来,被容许其存在本身,就足够令那些没有卫城的势力和个人垂涎仰望。
——可不是随便某个人,在“京畿地区”某处划一块地盘,说“这里以后是我的了”,就可以在上面建一座卫城出来。
若真这么简单,现在的元京周边,早就卫城遍布了。
……
唐彩珠见耿煊疑惑,便多解释了几句。
耿煊心中恍然。
这威远镖局和风雷剑馆,看似两个势力,实则却是一套“骨架”。
和徐家,赵家,李家这类有着数百年底蕴积累的元京高门不同,和无忧宫这类既有底蕴,更有恐怖实力的势力也不同。
无论是威远镖局,还是风雷剑馆,都不专属于某个家族或某个势力,而是由多个实力更弱小的家族、行会、帮派之类的势力联合而成。
其中,威远镖局偏商业,是这个“联合势力”的生财途径。而风雷剑馆开门授徒,既是纳新补血的渠道,更是与其他势力建立关系的纽带。
他们会用“收徒授艺”的方式,与诸如徐家、赵家、亦或者无忧宫这样的老牌势力建立起稳定而良好的关系,从而在元京谋得一个可供他们的立足之地。
他们成为“元京规矩”的受益者,也自动成为“元京规矩”的维护者。
新势力牵老势力,老势力绊新势力……一个又一个新老势力,层层叠叠,彼此牵扯,互为羁绊,一起构成了现在的元京画像。
又行了一阵,看着渐渐西沉的太阳,唐彩珠看向耿煊,问:
“马上就要到元京了,你可有什么计划?”
耿煊反问:“你的计划呢?”
“召集人手,蓄养精力,等夜深人静之后,直接杀入无忧宫卫城。”唐彩珠道。
简单,粗暴,直接。
没有任何炫技式的操作和谋划,整个计划就一个字,干!
听了唐彩珠的话,耿煊忍不住愣了一下。
没想到唐彩珠的谋划这么没有“谋划”,不过仔细一想,又觉得,这反而才是最合适的。
……
将近一个小时之后。
元京高大巍峨的城墙出现在耿煊的视野中。
耿煊却只是抬头远远看了几眼,便在唐彩珠的带领下,通过由两根高大石柱外加一根横梁组成的高大牌楼,进入一条人流密集的大道之内。
这是元京的外城。
更确切地说,是南外城。
按照唐彩珠的说法,早在近百年前,那由高大城墙圈起来的元京就已经人满为患,而每年依旧有源源不断的新人从元州,乃至其他州涌入元京。
在经历了许多混乱,甚至是流血冲突之后。
在元京内城之外,逐渐形成了东南西北四座外城。
在唐彩珠的带领下,耿煊对这南外城也就堪堪有了一个大略的印象,就已经站在了一栋占地不小的府邸之前。
【赤焰拳馆】
见耿煊抬头盯着匾额细看,唐彩珠道:“到了,咱们进去吧。”
说着,她翻身下马,牵马就朝大开的正门走去。
耿煊则牵马跟随在她身后。
走到正门前,正准备牵马踏上台阶,一个铁塔巨汉便从门内闪出。
他的目光第一时间就落在了“刚猛硬汉”唐彩珠身上,仿佛铜浇铁铸一般的脸上,立刻露出欣喜神色。
“馆主,您回来了!”
唐彩珠冲他点了点头,便牵马从他身侧走过,进入府中。
耿煊紧随在后。
侧身让到一旁的铁塔巨汉盯着耿煊,好奇的打量,耿煊同样在好奇的打量着他。
当两人的目光对上,耿煊还友善的对他点头示意。
铁塔巨汉挠了挠头,也憨憨的冲他笑了笑。
跟着唐彩珠进入府邸,绕过一面宽大的照壁,一个巨大的演练场映入眼帘。
伴随着一声声响亮的呼喝,一个个仿佛铜浇铁铸一般的健壮身影进入耿煊视线。
却是满院铁疙瘩一般的身影,或是彼此对练,或是就着某些巨大的铁锤、铁斧、铁棒使劲,或是在其他“铁疙瘩”的带领下演练着拳脚击技之法。
一个身材稍显纤细,可与常人相比,同样堪称健壮高大的身影背对着两人,双手反背在身后,脑袋左右轻轻摆动,似乎在巡视全场,监督各处。
而就在耿煊跟在唐彩珠身后从照壁后绕出之时,站在此人旁边的另一人瞥了他们一眼,对那人似乎低声说了什么。
那人当即转过身来,目光先是落在唐彩珠身上,继而落在耿煊身上,带着好奇探究的神色。
他大步向两人接近,来到唐彩珠身前,问礼道:“师父,您回来了。”
“嗯。”唐彩珠点头,目光在场中扫了一眼,道:“天色不早了,让学拳弟子都回去吧……另外,将咱们的人全部唤回来。”
此人神色变了变,眼神再次在耿煊身上瞥了一眼,嘴上却没有耽搁,立刻应道:“是。”
说着便转身安排去了。
马匹已被人带走的唐彩珠领着耿煊穿过演练场,在巨大的迎客厅中静静等待。
可以看见,前一刻还热闹喧嚣的演练场,迅速冷清下来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