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从满眼红名开始 > 第217章 劫分内外,绝非意外

第217章 劫分内外,绝非意外

第217章 劫分内外,绝非意外 (第1/2页)
  
  “这是‘黑运劫数’的另一种爆发方式吗?”
  
  看着邓山轻手轻脚的退出房间,耿煊心中却还在想着刚才炼化的那五团余气。
  
  从这五人的名字,以及他们各自提供的红运点数,耿煊心中基本有了判断。
  
  这五人大概率是一家人。
  
  而且是一家没有修为的普通人。
  
  他们的余气能够被自己的“燧珠”捕获,那自然只能是“自己人”动的手。
  
  也就是说,某一个,或者某几个巨熊帮众,亦或者临时帮众,将这一家五口给杀掉了。
  
  这五团余气在涌入“燧珠”之前,几乎前后串成一线,这说明这五人的身亡是前后脚的事,一家人“整整齐齐”的上路。
  
  无论是现在已由扎络等人掌控的前哨营地,还是“赭红眼”盆地内存放的董观用于发动大战准备的巨量物资,还是上千挖掘者加班加点,竣工在即的,可贯通两州之地的隧洞通道。
  
  都是扎络在认主之后,第一时间告诉耿煊的。
  
  这说明扎络非常清楚这些信息的重要性。
  
  耿煊同样清楚。
  
  所以,在清源集战事刚刚结束,还有大量首尾没有理清的重要关头,他就立刻亲自带队,率着最精锐的一批力量动身北上。
  
  目的就是要赶在“巨熊”失败的消息传回之前,先一步将此间一切控制起来。
  
  对于自己走后,清源集,以及其他有着大量“自己人”的地方遭遇重大变故,耿煊也是有心理预期的。
  
  而且,他心中还有一本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的“帐本”。
  
  每一次增加临时帮众,壮大自身,都会增加白运,也会有相应的黑运散逸而出,化作新的劫数酝酿。
  
  且从黑运散逸而出到劫数出现,并不是即时响应,而是有一个“酝酿期”。
  
  这个“酝酿期”有长有短。
  
  既要看黑运在“劫数链条”中的反应速度。
  
  比如无忧宫有人觉得还不够,还要继续加大对他的打击报复力度,于是撺掇“巨熊”这些精锐铁骑下场,将月露原的大量游侠儿坑入局中,等等。
  
  黑运劫数在这样的链条中传动,本身就需要时间。
  
  再一个,还要受制于客观现实的种种条件约束。
  
  比如,“巨熊”决定从“北八集”大量征集炮灰,到完成征集,将这些力量真正攥入手中,徐家的援军要从元京赶来战场……这些也都需要时间。
  
  对于这些规律,耿煊基本已经把握的比较透彻了。
  
  而自从来自月露原的,超过三千名游侠儿援军下场之后,周边可供“巨熊”和无忧宫等敌人“压榨”的力量,几乎彻底枯竭。
  
  与己方正面对战的“巨熊”手中的兵力,再没有得到任何增加。
  
  清源集战事从那一刻在耿煊心中就算是画上了句号。
  
  但在这种情况下,耿煊还在持续收获新的白运。
  
  包括扎络等人认主。
  
  将投降铁骑,以及徐家重剑士等紧急编入规模扩增的玄幽铁骑,并将之转化为临时帮众。
  
  还有安排去“北八集”的六百战兵,有一半也是从“北八集”降兵紧急转化而来的临时帮众……
  
  林林总总,按照耿煊心中的“账本”。
  
  从“巨熊”手中兵力达到极限,再没有新的劫数用这样的方式展现出来之后,耿煊手里已经有五十点到六十点“黑运劫数”没有爆发了。
  
  而整场清源集战事,从自己在抵达清源集之后大规模巨熊纳新,冯煜等人成为正式帮众,增加六十五点白运。
  
  局面瞬间“失控”,吴益迅速失去战场主导权,徐蓬等徐家援军,以及“巨熊”等董观精锐下场。
  
  到后面耿煊又通过吸纳临时帮众的方式,每一次白运增加,无忧宫的出手就豪气一分,“巨熊”手中兵力就扩大一分。
  
  可直到清源集战事结束,“巨熊”身亡,总共也就一百点到一百一十点“黑运劫数”的爆发而已。
  
  ——之所以是个概数,而不是确数,是因为有时候前后吸纳临时帮众增加白运的时间挨得较近,且考虑到“劫数链条”长短以及现实因素制约,每次黑运劫数的“酝酿期”长短不同。在无法知悉敌人内部究竟如何运作的情况下,耿煊只能通过“巨熊”手中兵力变化倒推判断,哪些劫数已经爆发,而哪些还处在“酝酿期”。因为这个原因,自然就做不到十分精确。
  
  参照清源集战事,就大概可以判断出,五十点到六十点没有爆发的“黑运劫数”,大约是个什么当量级别的存在。
  
  离开清源集之后,耿煊心中,就时常琢磨此事,猜测这么大一笔“黑运劫数”会以什么样的面目爆发。
  
  最容易想到的,自然就是无忧宫,金沙帮,还有董观这三条线。
  
  但也不排除其他可能。
  
  若将他在月露原闹出的动静算上,加上清源集这场血肉磨盘一般的大战,不仅卷入的人数多,牵连的势力广,造的孽也大到“罄竹难书”。
  
  若这事落入一个如孟铁心这样的人物耳中,直接不远千里万里朝他杀来,那也是很有可能的。
  
  而且,这件事琢磨得多了,耿煊心中,很自然的便生出这样的想法。
  
  “‘黑运劫数’的爆发,都是这种模式吗?”
  
  无论“黑运劫数”来自于耿煊此前猜测的哪一种情况,仔细想想,其实都可以归类到一个大类之中。
  
  即“外来打击”。
  
  “自己”以及更广义的“自己人”是受劫的主体,而“施劫者”则来自于受劫主体之外。
  
  所以,不管这个“劫”的具体面目如何,总归脱不出“从外部而来的打击”这个范畴。
  
  当耿煊想到这里,并在心中生出这样一个问题之后,其实一个猜测就已经在他心中诞生了。
  
  “劫”能够诞生于外部,为什么就不能诞生于内部?
  
  “劫”的目的是对狭义以及广义的“自己”进行打击,甚至消灭。
  
  ——不能将“劫”想象成有意识的存在,而更像是一种客观现象,比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,天生一对。酸与碱凑一起,必然生出反应一般。
  
  那么,“劫”若生于内部,会发生什么呢?会以何种面目呈现呢?
  
  原本,这些还只是耿煊心中的一些想法,猜测“黑运劫数”究竟会以何种面目爆发时,心中的一些思维活动。
  
  此刻,这五团余气的出现,让耿煊意识到,这很可能已经不再是猜测,而是正在实时发生的事情。
  
  “劫”对“自己”的打击。
  
  若针对的是狭义的自己,那自然是肉体打击、肉体消灭为目的。
  
  若针对的是广义的自己,那对组织的消灭,亦或者瓦解,就是其目的。
  
  对一个组织来说,“组织度”或者说“秩序度”,就是其生命力。
  
  “混乱度”就是破坏力,是潜藏在组织内部的“暗伤隐疾”。
  
  当“混乱度”增加,乃至彻底压过“组织度”,甚至变得完全无组织、无纪律、无秩序之时,就是广义的“自己”一步步溃烂、灭亡的过程。
  
  因为时间短暂,仓促捏成,再加上耿煊的有意纵容,无论是正式帮众,还是规模更加庞大的临时帮众,就没有一处是真正健康的。
  
  只需稍稍用心一点,就可以发现,到处都潜藏着致命的“暗伤隐疾”。
  
  清源集一役之后,自己给众人留下的恐怖震慑不可谓不强大。
  
  但自己不过才率众离开了两天时间,还给冯煜留下了足够镇压局面的力量人手。
  
  现在,远在千里之外的他,就被“燧珠”用特别的方式提醒,“溃烂”正在他看不见的角落疯狂滋长。
  
  当发现屋中有一只蟑螂的时候,许多不可见的角落,已经蟑螂遍布。
  
  “好,很好。”耿煊心中轻声喃喃道。
  
  ……
  
  陈展感觉有些莫名其妙。
  
  原本,“苏瑞良”明显谈兴颇浓,向邓山询问许多事情。
  
  虽然,他对“赭红眼”盆地内这些土著的历史并不怎么感兴趣,以前那么多机会,他也从来没有刻意了解过。
  
  但既然坐在旁边,顺便听听也还是能找到一些有趣的地点。
  
  总比无聊枯坐在那里发呆好吧。
  
  可很忽然的,“苏瑞良”就闭嘴了,将邓山打发离开,一个人坐在那里,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。
  
  陈展数次侧目以视,却也不敢开口打搅,只能沉默的陪坐在一边。
  
  比之刚才,仿佛周围的空气都压抑了许多。
  
  就在这时,忽然听得隐隐的马蹄声响从屋外传来。
  
  陈展当即精神一震,忙道:“苏帮主,您听外面动静……如我所料不错,应是徐蓬他们到了。”
  
  耿煊那双盯着火塘中燃烧的火焰,因思索而变得有些呆滞的眼神,一下子重新清明起来。
  
  只见他长身而起,对陈展道:“咱们出去吧。”
  
  ……
  
  徐蓬翻身下马,冲耿煊拱手行礼道:
  
  “苏帮主,幸不辱命,一千三百七十八人,我全都带来了。”
  
  耿煊点头,道:
  
  “辛苦了,不过,现在还不是休息的时候……你去将他们都召集过来,按照出身和修为,简单区分一下。”
  
  “……是。”徐蓬怔了一下,便应了下来。
  
  领命之后,徐蓬就去忙活了,耿煊则心中盘算了起来。
  
  想到自己不在的这两天,在清源集内有可能的变化,耿煊就有些归心似箭。
  
  但在返回之前,却要将这里的收尾工作做好。
  
  可以确定的是,从山里一路“回收”的,超过千名挖掘者,他是不可能带走的。
  
  那只会严重拖累他的行动速度。
  
  而且,他暂时也还不想这处的盆地的情况暴露出去。
  
  这么多人一旦被他带着一起南下,消息很难瞒得住。
  
  不能带走,那就只能集中留在这盆地之内。
  
  将这么多人留下来,自然就要留下足够的力量看押他们,确保他们不会闹出乱子。
  
  这次随自己一起北上的人手,就要留一部分下来。
  
  这都是转念间就想到的方案。
  
  可如此粗糙的方案,具体如何落实,才是最大的困难。
  
  一旦安排不当,后果很可能就是灾难性的。
  
  别的不说,这连绵成片的简陋仓库中,可是存放着董观花大代价从整个元州获得的粮食和药物。
  
  一旦安排不当,就有可能引发剧变——全都是他不想看到的。
  
  而负责看守此地的最佳人选,耿煊心中也有了答案。
  
  他的目光,落在了徐蓬身上。
  
  被徐蓬认为是徐家未来支柱的徐耀才刚做完换脏手术,还在清源集养伤。
  
  而徐蓬出身于有着数百年传承的元京高门,也都是见过吃过的,眼皮子不会太浅,再加上他一贯的表现,耿煊相信他分得清孰轻孰重。
  
  最后,也是最重要的,徐蓬知道自己有着覆灭元京徐家的力量。
  
  除非徐家立刻舍弃其在元京的数百年基业,隐遁逃命,不然,这就是自己拿捏徐蓬,以及其他徐家人最好的命门。
  
  所以,不仅是徐蓬,其他出身于元京徐家的人,在这时候的可信度,比其他“自己人”还要更高一些。
  
  此外,耿煊还想到许多“技术层面”的操作,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此处隐患爆发的可能性。
  
  耿煊心中盘算着,完善着处置办法,徐蓬已经返回复命道:
  
  “苏帮主,人都召集过来了。”
  
  耿煊抬眼看去,一千三四百人,按照出身和修为的不同,被徐蓬分散成还多大小不一的团队。
  
  人数最多的,便是那些被陈展等人,从元州各地坑骗而来的“黑苦力”,有六百多人,修为也基本都是炼肉境和炼血境。
  
  ——修为太低的,干不了这活,太高的不好控制,所以,以陈展为首的特使群体在寻找合适目标时有意做了筛选。
  
  耿煊的目光,在这些人身上逐一扫过,用宗师境“相心术”观察他们内心情绪的变化,与他们各自散发的“波纹”相互印证。
  
  这个群体人数最多,但本身来自于各处的他们也是极分散,并不能视为一个群体。
  
  算是在场这一千三四百号人中,最老实,最好拿捏的一群。
  
  其次,是数量第二多的,来自以陈展为首的谍探体系内部。
  
  人数有三百人左右。
  
  他们的心思,可比那些“黑苦力”复杂和活跃多了。
  
  个人实力也更强,除了炼血、炼肉层次的修炼者,也不乏炼骨层次的修炼者。
  
  不过,他们活跃复杂的思维活动,却也方便了耿煊的观察。
  
  让耿煊可以对他们进行一个更准确的“打分”。
  
  是的,耿煊现在就是在对这些人“打分”。
  
  确切的说,是在对每个人的“稳定度”进行打分。
  
  比如,一个人假使内心桀骜,天生反骨,不服管教,耿煊不判断这种秉性之人本身的优劣,只说在“稳定度”的得分上,自然就会很低。
  
  相反,其人的“稳定度”得分就会偏高。
  
  而为了让每个人在此刻尽可能将这方面的特质展现出来,耿煊还单独对徐蓬交流了一阵,大概告知了他接下来的一些安排,并让徐蓬当众讲了出来。
  
  这个魔头这就要走了?
  
  他们则要被留下来?
  
  还会安排足够的力量镇守此处,确保此地秩序不乱?
  
  ……
  
  当这些消息进入众人耳中,大家很自然的就会就相应局面进行思考。
  
  然后,他们进行相应思考的“波纹”频率变化,情绪色彩变化,全都清晰的呈现在耿煊眼中。
  
  耿煊很容易就对每个人的“稳定度”进行了比较准确的打分。
  
  一番观察下来,所有人在耿煊这里,就都有了一个“稳定度”得分。
  
  然后,在他参考这个得分,决定留下哪些人,带走哪些人。
  
  这个“稳定度”得分,只是参考,耿煊还要考虑其人出身。
  
  譬如某人若是出身于徐家重剑士,即便其“稳定度”得分稍低,上有徐蓬压制,远有元京徐家这个命门牵绊,其人乱来的可能性也会更低。
  
  又譬如才投降不久,从山里面各处工地带出来的董观嫡系铁骑,即便他们的“稳定度”得分最高。
  
  综合权衡之下,他们被耿煊带走的可能性也会比徐家重剑士更大。
  
  此外,修为实力同样是需要考虑的维度。
  
  
  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,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